開關電源電磁干擾機理及新的抑制方法介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0564.htm
3.2.2 無損緩沖電路
在變換器電路中,主二極管反向恢復時,會對開關管造成很大的電流、電壓應力,引起很大的功耗,極易造成器件的損壞。為了抑制這種反向恢復電流,減少損耗,而提出了一種無損緩沖電路[5],如圖7所示。
圖7 無損緩沖電路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主開關Q開通時的di/dt應力、關斷時的dv/dt應力分別受L1、C1所限制,利用L1、C1、C2之間相互的諧振及能量轉換,實現對主二極管D反向恢復電流的抑制,使開關損耗、EMI大大減少。不僅如此,由于開通時C1上的能量轉移到C2,關斷時C2和L1上的能量轉移到負載,這種緩沖電路的損耗很低,效率很高。
3.2.3 無源補償技術
傳統的共模干擾抑制電路如圖8所示。為了使通過濾波電容Cy流入地的漏電流維持在安全范圍,Cy的值都較小,相應的扼流線圈LCM就變大,特別是由于LCM要傳輸全部的功率,其損耗、體積和重量都會變大。應用無源補償技術,則可以在不影響主電路工作的情況下,較好地抑制電路的共模干擾,并可減少LCM、節省成本。
圖8 共模干擾濾波器
由于共模干擾是由開關器件的寄生電容在高頻時的dv/dt產生的,因此,用一個額外的變壓器繞組在補償電容上產生一個180°的反向電壓,產生的補償電流再與寄生電容上的干擾電流迭加,從而消除干擾。這就是無源補償的原理。
圖9(a)為加入補償電路的隔離式半橋電路。由于半橋、全橋電路常用于大功率場合,濾波電感LCM較大,所以補償的效果會更明顯。該電路在變壓器上加了一個補償線圈Nc,匝數與原邊繞組一樣;補償電容CCOMP的大小則與寄生電容CPARA一樣。這樣一來,工作時的Nc使CCOMP產生一個與CPARA上干擾電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補償電流,迭加后消除了干擾電流。補償線圈不流過全部的功率,僅傳輸干擾電流,補償電路十分簡單。
同樣,對于圖9(b)中的正激式電路,利用其自身的磁復位線圈,可以更加方便地實現補償。無源補償技術還可以應用于非隔離式的變換器電路中,如圖10所示,原理是一樣的。
(b) 帶補償電路的正激電路
(a) 帶補償電路的隔離式半橋電路
圖9 兩種無源補償電路
(a) Boost電路
(b) Buck電路
圖10 帶補償電路的非隔離式Boost、Buck電路
需要注意的是,無源補償技術有一定的應用條件,它受開關電流、電壓的上升、下降時間,以及變壓器結構等因素的影響,特別當變壓器的線間耦合電容遠大于寄生電容時,干擾電流不經補償線圈而直接進入大地,此時抑制效果就不很理想。
4 結語
產生噪聲的來源很多,如外來干擾、機械振動、電路設計不當、元器件選擇不當以及結構布局或布線不合理等。在開關變換器中,功率三極管和二極管在開-關過程中所產生的射頻能量是干擾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頻率較高,或以電磁能的形式直接向空間輻射(輻射干擾),或以干擾電流的形式沿著輸入、輸出導線傳送(傳導干擾),其中后者的危害更為嚴重。
開關電源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可以利用先進的半導體電路設計技術、磁性材料、電感元件技術以及開關器件技術等來有效地減少和抑制EMI。目前,開關電源已日益廣泛地應用到各種控制設備、通信設備以及家用電器中,其電磁干擾問題、及與其它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問題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未來電磁干擾及其相關問題必將得到更多的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