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研究與應用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研究與應用

        作者: 時間:2007-11-2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從磁路出發,將傳統的一幅磁芯進行分割,變成式結構,提出了式解耦。分析了解耦原理,推導了等效電路,進行了仿真驗證。并把應用于Cuk變換器,實驗表明陣列式集成和多個分立電感一樣具有相同的性能。最后給出了陣列式集成電感平面化方案,使陣列式集成電感達到了輕、小、薄的目的,同時陣列式及平面化結構有利于集成電感的散熱,降低了陣列式集成電感的損耗。
        關鍵詞:集成電感;解耦集成;平面電感;陣列式


        O 引言
        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不僅為電源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快速的發展動力,同時也對電源裝置的體積、重量、效率、輸出動態性能以及系統的可靠性等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微電子技術、表面安裝技術的采用和不斷發展完善,短、小、輕、薄已經成為衡量當今開關電源產品的重要標志。采用集成磁技術町以顯著降低磁性元件的高度,減小磁性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并且能夠提高磁性元件的功率密度及開關電源的性能。在開關電源技術領域中,近年來,人們對集成磁技術的研究越來越重視,致力于研發集成磁性組件,推動電源技術的進步。目前,集成磁技術已成為電力電子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磁集成的方法很多,但大多都是從磁路變換出發,把各個分立磁件從結構上集中在一起,利用一個整體磁芯作磁路,從而實現磁集成的目的。本文反其道而行之,將整體磁芯分割成塊狀,變成陣列式結構,而后探討電感與電感的集成,為進一步實現開關電源短、小、輕、薄,提高電源的動態性能及功率密度而提供技術支持。


        l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磁路結構,磁集成原理及等效磁路、電路
        1.1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結構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磁路是由4個U型磁芯分別構成的磁路組合而成的(U型磁芯構成的單元稱為“矩陣單元”)。4個繞組N1、N1′和N2、N2′成十字結構,分別繞在相鄰兩個磁芯的磁柱上。N1和N1′繞組異名端連接作為電感L1的繞組ab;N2和N2′繞組異名端連接作為電感L2的繞組cd。繞組電流及磁通方向如圖1所示。
        1.2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等效磁路及磁集成原理
        設圖l中每個獨立磁路磁阻為R,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等效磁路如圖2所示。繞組N1產生的磁通φ1分別交鏈兩個磁路:磁路l一4―5和l一2―6;繞組N1′產生的磁通φ1′也分別交鏈兩個磁路:磁路3―8―4和3―7―2。對于繞組N2、繞組N1及N1′交鏈繞組N2的總磁通為


        同理,對于繞組N2′、繞組N1及N1′交鏈繞組N2的總磁通為


        式(3)及(4)說明,若取φ1=φ1′,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繞組N1及N1′的磁通均不交鏈繞組N2和N2′,即繞組N1及N1′工作不影響繞組N2和N2′??紤]到

        式(7)說明,只要繞組N1和N1′匝數相同,即可使繞組N1及N1′工作不影響響繞組N2和N2′。由于陣列式集成電感等效磁路的劉稱性,同理有,當取時,繞組N2和N2′的磁通亦不交鏈繞組N1及N1′,即只要繞組N2和N2′匝數相同,繞組N2及N2′工作亦不影響繞組N1和N1′,這樣電感L1和L2便實現了解耦集成。
        1.3 陣列式集成電感等效電路
        陣列式集成電感是4個矩陣單元的組合,因此陣列式集成電感的等效電路可以看作是4個矩陣單元等效電路的電路組合。圖1中細線框內矩陣單元可以看成是一個耦合電感,其等效磁路、對偶圖和等效電路如圖3(a)~圖3(c),其余3個矩陣單元等效電路亦為圖3(c)。將4個矩陣單元等效電路通過電路連接在一起就得到了陣列式集成電感等效電路如圖4所示。

        從圖4可以得到cd端子開路時L1的電感(對應端口 ah)為

        從而可計算出I2的電感(對應端口cd)為


        即為4個陣列式集成電感矩陣單元各自電感之和。
        1.4 陣列式集成電感上再集成電感L3與L4
        通過對陣列式集成電感進一步分析,還可通過完全抵消繞組問的耦合作用及改變電路的連接方式而再集成電感。圖5足在陣列式集成電感上再集成電感L3(端口ef)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在陣列式集成電感上再集成L3和L4(gh端口)的結構示意圖。為了允分利用磁路,只集成3個電感時,可將h和e端了連接起來,利用端子ge輸出構成L3。

        2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仿真驗證及其應用
        2.1 陣列式集成電感等效電路仿真

        為了驗證陣列式集成電感的解耦集成原理,利用Saber仿真軟件對陣列式集成電感進行了仿真研究,圖7分別為在圖4中端子ab的L1上加幅值為10V,頻率為100 kHz的正弦波及方波時的仿真波形。圖7中vin是電感L1外加電壓波形,vo是電感L2輸出電壓波形。從圖7中可見,當電感L1端子施加正弦波或方波時,電感L2輸出電壓波形為零,這說明電感L1和L2實現了解耦。

        2.2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應用
        圖8是基于陣列式集成電感的Cuk變換器輸入和輸出實驗電壓波形。Cuk變換器中兩個電感Ll=L2=25μH,開關管觸發頻率為100kHz,輸入電壓10.1V。通過實驗波形可見基于陣列式集成電感的Cuk變換器和基于分立電感的的Cuk變換器具有相同的性能。

        2.3 陣列式集成電感的平面化
        為了達到集成電感輕、小、薄的目的,將電感繞組印制在PCB電路板上,PCB板上開有孔洞以安裝UI型磁芯,圖9是由兩個電感構成的陣列式平面集成電感立體結構圖。

        3 結語
        本文提出的陣列式集成電感是將傳統的一幅磁芯進行分割。變成陣列式結構,再利用解耦集成方法將多個電感集成在一起。分析了解耦集成原理,推導了等效電路,并把陣列式集成電感應用于Cuk變換器。仿真和實驗表明陣列式集成電感和多個分立電感一樣具有相同的性能。為使陣列式集成電感達到了輕、小、薄的目的,本文又將其平面化,陣列式及平而化結構有利于集成電感的散熱,降低了陣列式集成電感的損耗,提高了電源整機效率。



        關鍵詞: 陣列 集成 電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龙川县| 监利县| 疏附县| 刚察县| 邵阳市| 团风县| 贵州省| 垫江县| 青神县| 遂溪县| 鹰潭市| 聊城市| 临潭县| 平乐县| 肥城市| 扶余县| 通江县| 江源县| 渝北区| 兴隆县| 京山县| 工布江达县| 广南县| 凉城县| 西昌市| 陕西省| 五原县| 漳浦县| 德州市| 昭觉县| 甘肃省| 迁安市| 宁武县| 永清县| 包头市| 黎城县| 临潭县| 绥宁县| 呼玛县|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