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零電壓開關全橋轉換器設計降低元器件電壓應力

        零電壓開關全橋轉換器設計降低元器件電壓應力

        作者: 時間:2009-10-19 來源:網絡 收藏

        圖 5 t3 階段左支路轉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8560.htm


        圖 6 t4 階段電源轉換間隔


        采用高輸入源工作的高頻采用這種技術可實現大幅的效率提升。
        與傳統的一樣,互為對角的開關一起驅動,對角開關交替地將變壓器原邊置于輸入 VIN上一段時間。只有在開關打開時才向輸出部分供電,這與工作在固定頻率上的特定占空比相一致。
        兩個互為對角的開關不是同時驅動,而是通過相移的方法在啟動命令之間引入預定義的短期延遲。這種延遲由控制電路的回路進行調節,從而在兩個驅動信號之間產生相移。這種相移技術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可啟動兩個與變壓器串聯的開關,而變壓器的電壓卻為零。因此,它們不是的對角開關,而是兩個較高或較低的開關。在這種模式下,變壓器原邊基本處于短路,且固定于相應的輸入軌。由于沒有復位所需的電壓,原邊電流會保持在前一狀態。死區填補了轉換周期內諧振轉換及電源轉換部分之間的空白。開關可被保持在上述狀態中一段時間,與特定開關周期所需的關閉時間相一致。隨后,上述開關中一個適當的開關關斷后,原邊電流會流入開關輸出電容,使開關漏電壓與反向輸入軌產生諧振。這使得特定橋支路的相應開關上的電壓為零,其 ZVS 打開。
        將 ZVS 全橋轉換器的相移操作分為五個時序子集,以此來介紹完整的電源轉換周期,如圖1所示。變壓器 T1向負載輸電時,新周期開始,且兩個對角開關打開,如圖2所示。在這種轉換條件下,原邊電流流過這兩個 FET。在圖2中,QA 與QD代表打開的對角開關。  
        在 t0 時段結束時,開關 QD 由 UCC2895 控制電路關斷,同時開始啟動轉換器右手支路的諧振轉換,如圖3所示。通過變壓器漏感,原邊電流基本保持為常量。在本文中,變壓器的漏感與外部電感集成在一起,在圖3中標為 LResonant。如果變壓器的漏感太小,不能提供實現 ZVS 所必需的轉換時間,那么就需要額外的電感。通過串聯添加外部電感,就能夠調節諧振電感。  
        如圖4所示,當 QD 關斷時,以 QD的漏-源電容作為電流路徑,原邊電流繼續流動,使 QD 的電容從0V上升至較高的VIN。同時,變壓器電容與QC 的漏-源電容放電,源電壓上升。諧振轉換使晶體管的漏-源電容兩端電位在啟動之前相等。右支路轉換完成后,原邊電流會通過 QA 及 QC 的體二極管續流。如果組件處于理想狀態,那么電流在下一次轉換發生之前將保持為常量。這時可啟動 QC,使QC 內部的體二極管短路,從而降低傳導損耗并實現ZVS。
        在 t2 階段結束時,剩余電流在變壓器原邊中流動。由于發生了損耗,該電流略小于 t0 階段的原邊電流。QC 打開,且實現了ZVS,而此時 QA 關閉。原邊電流此前流過 QA 的漏-源極,現在則沿 QA 的漏-源電容流動,電流保持不變。
        流過 QA 漏-源電容的電流方向強制電流源流向接地電位,因此 QA 的漏-源電容將充電,而 QB 的漏-源電容放電,直到內部的體二極管開始傳導,如圖5所示。
        諧振轉換使 QB 接通,且實現了 ZVS,保證轉換幾乎無損耗。此前 QC 已經接通,所以一旦 QB 啟動,變壓器原邊將與輸入電壓軌兩邊實現直接連接。變壓器隨后開始從一次側向二次側輸電,如圖6所示。
        定時間隔基本與標準移相轉換周期一致。接通兩個對角開關,給變壓器原邊施加全輸入電壓。電流上升的速率由 VIN 及串聯原邊電感決定,不過其初始值為負值,而不是零。電流上升至輸出電流除以變壓器匝比所得之商的水平。
        在 t4 階段結束時,一次轉換周期結束,這時QC已切斷。電流流過 QC 的漏-源極,QC 關斷后電流停止,但會繼續沿 QC 內部的漏-源電容流動,這就使 QC 的漏-源電容(此前幾乎為零)充電至輸入電壓 VIN。QD 的漏-源電容在此期間放電,使 QD 實現 ZVS,而幾乎沒有漏-源電壓通過它。此階段的電流假定保持為常量。
        下面以 48V 輸入 DC/DC 轉換器設計作為示例來加以說明,該設計在最大電流為 15A 時輸出電壓3.3V,副邊與原邊絕緣,最大為 1.5kV。該設計采用 UCC2895 高級相移式 PWM 控制器來實施全橋功率級控制,對兩個半橋的轉換進行相移。電路工作在固定頻率上,在大部分轉換器負載范圍中采用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實現 ZVT。如前所述,通過轉換器的寄生電容、漏感以及串聯于原邊繞組的小型分立電感可實現 ZVS。
        在輸入電壓為 36V、48V 及 72V 以及輸出電流為 1A 至 15A(以 1A 步進)的情況下進行了效率測量。由測量結果可知,全橋轉換方式與帶有整流倍流電路的副邊同步整流結合,可實現比其他傳統設計更高的效率。此外,ZVS 在轉換過程中對開關元件造成的應力更低,降低了 EMI,增加了設計的可靠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南开区| 望城县| 孟州市| 错那县| 武川县| 黄梅县| 镇康县| 宁城县| 峡江县| 南昌县| 莱州市| 巢湖市| 慈溪市| 屏南县| 逊克县| 泰来县| 囊谦县| 鹤庆县| 邵阳县| 崇仁县| 盐城市| 比如县| 章丘市| 崇文区| 商水县| 康平县| 京山县| 太仆寺旗| 泽普县| 文山县| 上虞市| 扶风县| 东宁县| 洪雅县| 长寿区| 岫岩| 涿州市| 平泉县| 萝北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