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S201的多DSP系統設計與實現
3 基于TS201的多DSP系統設計
復雜的電子信息戰環境往往要求實時處理大量的信號脈沖,此時僅靠單系統已經不能適應超大運算量的要求,而并行處理,特別是多處理機并行處理才是解決多路大規模計算問題的可行途徑。下面介紹一種基于TS201的DSP并行處理系統在機載雷達干涉儀中的應用實例。
3.1 系統結構設計
圖2所示是一種機械雷達干涉儀的連接圖。本系統的接收信號包括4路不同天線到達的脈沖。系統首先通過FPGA對采集到的本路信號進行頻率、脈寬、相位等參數的測算,再將結果傳人本路DSP,由DSP對本路的多個脈沖進行PRI分選和脈沖分組,再將所有各路的分選信息集中在一個DSP中算出輻射源的位置。系統可通過上位機選擇兩種工作模式:選擇比幅天線,則進入比幅測相模式;選擇干涉天線,則進入干涉測相模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8159.htm
本系統中的4塊TS201可通過鏈路口形成一個網狀松耦合式系統。其中DSP0做為主節點進行工作模式字和結果的接收和轉發。當其它節點結束了信號分選后,便可利用DMA通過鏈路口將4路脈沖信息集中在DSP0中以進行測相運算。
3.2系統的軟件實現
若要實時處理大量的信號脈沖,那么,滿足信號實時處理的DSP并行處理系統軟件就必須包括并行處理系統的控制管理軟件和實時處理任務模塊兩部分。其中,系統控制管理軟件主要維持處理接點的正常運轉。由于此系統要求保證4塊DSP同步運行,所以,每次進行測相的4路數據必須完全對應。這就要求主節點上的控制管理程序要能完成工作模式字和結果的接收和轉發,同時要監控各個節點上的DSP狀態。而其它DSP上的控制管理程序則主要協調計算過程和數據傳輸過程的流水切換。
并行處理器的任務分配原則一般是每個DSP的運算應盡可能均衡。當流水線中某一段任務負載量大于其它段時,就可能會形成處理瓶頸而降低系統效率,從而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實時處理能力。在系統中的實時處理任務模塊中,可用四片以并行處理方式來完成信號的實時處理。四片DSP可同時進行本路數據的分選,然后將本路處理的結果發往主節點。當主節點進行測相處理時。其它3片DSP將進行數據的矯正和存儲。
把軟件劃分為兩部分可使管理、開發以及調試獨立起來,這樣不但可簡化系統設計,更重要的是,還可增加新的運算指令算法流程,同時,改進個別算法時,只需要改動個別子程序即可。圖3是比幅模式下的流程簡路。
4 結束語
本文給出了一種基于TS201的多DSP并行系統方案實例。事實上,在多并行系統的設計中,采用網狀松耦網絡結構可使網絡管理更容易,同時也可方便地利用DMA傳輸來將多路信息集中在同一個節點進行運算。其對稱結構也可使配套程序簡單化,還可使多個節點重復利用。因此,本文可以作為設計多DSP并行系統的一種參考。
干涉儀相關文章:干涉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