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LabVIEW的網絡虛擬實驗室設計

        基于LabVIEW的網絡虛擬實驗室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0-22 來源:網絡 收藏


        當Web服務器接收到來自客戶端的有效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請求后,從表單中獲取相應的實驗參數,進而向儀器控制服務器提交調用VI的請求。運行于儀器控制服務器上的G Web Server接收到請求后,建立起與客戶端TCP/IP連接,調用相應的VI程序:首先調用串口通信程序,即通過串口向硬件實驗平臺發送控制指令;然后啟動儀器控制VI模塊,使其通過GPIB接口卡調用相關儀器設備,對實驗電路進行測試;最后將實驗測試結果以CGI響應的方式回傳到Web服務器,由Web服務器端的CGI程序刷新客戶端顯示,完成了整個實驗的操作過程。

        3 系統設計技術實現
        系統的整體設計采用Application Server&API結構。Application Server&API結構使用編程,以其內置TCP/IP模塊為基礎,構造一個Application Server應用服務器端和一個API用戶終端,由TCP/IP模塊完成網絡互連,數據通信以及容錯處理。該結構要求API用戶終端將Application Server應用服務器端板卡采集的實驗數據下載到本地終端來分析、計算、顯示以及存儲,除了對網絡帶寬、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對API用戶終端的計算機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適用于遠程軟件共享和儀器共享型實驗。主程序框圖結構如圖3所示,客戶端API模塊先向服務端發送用戶信息和實驗請求,經服務端驗證通過,建立TCP連接;然后服務端接受客戶端實驗參數并在進行實驗儀器初始化;服務端采集實驗數據并通過TCP/IP協議發送數據包,客戶端接受共享實驗數據。


        下面以周期信號時域特性的測量實驗為例,介紹ApplicationServer&API結構編程的實現方法。
        用戶首先進入的是一個多媒體仿真界面,實驗采樣數據,同步顯示波形;采集完全部實驗數據,服務器發結束信息,然后斷開網絡聯接,完成實驗。圖4顯示的是客戶端在遠端實測的周期信號的時域特性,用戶可以選擇保存按鈕,將實驗數據以需要的格式保存,進行相應的運算,還可以生成實驗報告,最終完成實驗。



        4 結語
        本文以虛擬儀器為平臺設計了系統,通過用戶登陸界面,嵌入一些虛擬實驗儀器設備。實現了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實驗儀器操作的模擬和測量,并在電子科學學院進行了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較以往的虛擬實驗室實現了網絡化,達到了資源共享,避免了儀器重復添置和資源浪費,使學生做實驗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具有開發周期短,使用效率高,可擴展性強,成本低廉的特點,是解決目前高教擴招帶來的資源緊張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虛擬實驗室會有更好的應用前景。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远安县| 泰安市| 望江县| 琼中| 蓬安县| 嘉定区| 增城市| 沾益县| 澎湖县| 合肥市| 桦川县| 青州市| 永兴县| 禹城市| 十堰市| 偃师市| 鹤山市| 城口县| 黎川县| 枣庄市| 永新县| 静安区| 西昌市| 泗洪县| 石家庄市| 富平县| 五莲县| 白河县| 青浦区| 西平县| 顺义区| 林口县| 梁山县| 昌宁县| 五峰| 卢湾区| 靖远县| 丹巴县| 乐都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