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中頻脫磁器的原理與設計

        中頻脫磁器的原理與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0-23 來源:網絡 收藏

        在鐵礦的磁選工藝中,鐵礦粉經過磁選機后被磁化,彼此之間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磁團聚。礦粉進入震動篩后,不容易被篩下。這樣部分礦漿又返回到球磨機,使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帶磁性的礦漿不僅容易糊篩子,嚴重時會在分級機上形成很厚的鐵粉,影響鐵粉的分級和輸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757.htm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經過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得出結論:讓礦漿經過頻率幾百赫茲以上的衰減的正弦波磁場,即可將鐵粉中的磁性退掉。目前,許多磁選廠使用了脫磁器,為了便于用戶在實際中對脫磁器維護、維修,本文將從信號波形的角度,詳細介紹脫磁器的控制電路和設計過程。
          
        脫磁器
        當被磁化的鐵粉通過衰減的正弦波磁場時,能夠達到有效的退磁效果。退磁效果與正弦波的頻率有關,當頻率大于800Hz時,退磁效果明顯變好。退磁效果還與磁場強度有關,通常磁場強度大于矯頑磁力的5倍即可。為了達到上述性能指標,目前普遍采用的電路形式如圖1所示,工作如下:當可控硅SCR2導通時,電感L1、電容C1構成一個并聯諧振回路,如果初始狀態電容C1兩端有電壓,則震蕩電路會產生衰減的正弦波震蕩,波形如圖2所示。這樣就在線圈內形成了與之同樣的磁場。該正弦波應該從最高的幅度逐漸衰減到0,才能保證更好的脫磁效果。

        圖1 脫磁器原理圖

        圖2 衰減正弦磁場波形
          
        控制單元設計
        圖1中的電容、電感決定了震蕩頻率f0,電容容量和回路中的損耗決定了衰減的時間。當電容C1=150μf,電感L1=200μh時,理論的震蕩頻率是914Hz,由于實際電路中存在誤差,實測值約800Hz,衰減的時間超過20ms。


        控制原理是:首先通過380V交流電給C1充電,正半周SCR1導通,完成充電過程,負半周SCR1自動截止,C1電壓一直保持到下一個正半周期信號到來。此時開通SCR2,使C1、L1形成回路,產生自由震蕩并完成放電。如此反復循環,即達到了理想的磁場波形。


        為此控制單元給SCR1和SCR2施加的控制信號的仿真波形如圖3所示,其中還包含有交流電輸入信號和震蕩輸出信號,從上到下的波形依次為輸入的交流電信號、SCR1的控制信號、SCR2的控制信號、震蕩線圈信號的波形。

        圖3 信號波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頻脫磁器 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福建省| 海口市| 沾化县| 陈巴尔虎旗| 洛宁县| 皋兰县| 彝良县| 上思县| 陆丰市| 仪征市| 密山市| 佛坪县| 桐梓县| 博爱县| 五家渠市| 大新县| 通州市| 门源| 临邑县| 定日县| 沙坪坝区| 武强县| 赤壁市| 开原市| 电白县| 麻江县| 遵化市| 汾阳市| 九江县| 阳新县| 原阳县| 井冈山市| 广德县| 仪征市| 壶关县| 临汾市| 中卫市| 陆良县| 卫辉市|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