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一種針對多級串聯模擬電路的可測性設計技術

        一種針對多級串聯模擬電路的可測性設計技術

        作者: 時間:2011-03-07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測試難度的增加,可測試性設計也越來越重要。針對結構的提出一種結構,該結構大大提高了電路內系統模塊的可測試性,減少了需要額外引出的I/O數,同時不隨內部模塊數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可以與數字電路的邊界掃描技術相兼容,通過在Cadence下仿真,證明了該結構簡單有效。
        關鍵詞:;邊界掃描;;測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593.htm

        0 引言
        集成電路的生產成本以測試開發、測試時間以及測試設備為主。一般只占芯片面積的10%左右,測試成本卻占總測試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削減模擬部分的測試成本將有利于芯片的設計與生產。數字電路有很多成熟的技術(design fortest,DFT),模擬電路測試還未發展到如此成熟,缺乏完善的模型進行自動化測試。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混合信號芯片功能越來越復雜,但芯片I/O口數量跟不上芯片發展的規模,導致很多電路節點變得不可控制或(與)不可觀察,加大了測試工作的難度。
        典型模擬電路有放大器、濾波器等各種線性和非線性電路,通常包含若干結構的模塊。本文從系統結構出發,針對結構電路提出一種可測性設計方案,增加較少的I/O口,使外部測試設備可以控制觀察內部的各個模塊,這些增加的。I/O數目不隨內部模塊數目而變化,同時該結構還可以兼容邊界掃描技術。

        1 系統級的可測性設計
        1.1 控制觀察模塊
        控制觀察模塊(control observe module,COM)的等效模型如圖1(a)所示。由開關1、開關2、開關3上的高低電平組成模塊工作的指令碼(Instruction Code)。如圖1(b)分別有透明模式,測試觀察模式和測試輸入模式??刂七@三種模式的指令碼分別為010,100,001??墒瓜到y電路和嵌入式模塊間建立各種通路連接方式。

        a.JPG


        1.2 基本原理
        如圖2所示,In是原始輸入端,Out是原始輸出端,在M1(模擬電路模塊1)、M2(模擬電路模塊2)和M3(模擬電路模塊3)之間插入COM,AB1和AB2是測試端口,其中AB1為COM觀察輸出端,AB2為COM控制輸入端,IR(指令寄存器)與COM模式端連接,所有IR串聯連接,在clk作用下串行輸入指令碼,rst為置零端。

        b.JPG

        當COM1和COM2為透明模式時,輸入In的信號經M1,M2和M3到輸出Out,測試整個通路,指令碼為O10010:
        當COM1為測試觀察模式,COM2為測試控制模式時,由通路In→M1→COM1→AB1可以單獨測試M1,由通路AB2→COM2→M3→Out可以單獨測試M3,指令碼為100001;

        模擬電路文章專題:模擬電路基礎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保康县| 新田县| 延边| 大同县| 宜阳县| 盖州市| 罗平县| 平遥县| 平乐县| 深水埗区| 汾西县| 大埔县| 资源县| 老河口市| 青海省| 武功县| 古丈县| 福清市| 东乌珠穆沁旗| 绩溪县| 连南| 勐海县| 闽侯县| 门头沟区| 大邑县| 衢州市| 牙克石市| 焉耆| 长顺县| 哈尔滨市| 南木林县| 山东省| 开远市| 镇坪县| 京山县| 杨浦区| 涟水县| 新郑市| 醴陵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