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0.6 V CMOS軌至軌運算放大器

        0.6 V CMOS軌至軌運算放大器

        作者: 時間:2011-03-31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為適應低壓低功耗設計的應用,設計了一種超低電源電壓的。采用N溝道差分對和共模電平偏移的P溝道差分對來實現信號輸入。當輸入信號的共模電平處于中間時,P溝道差分對的輸入共模電平會由共模電平偏移電路降低,以使得P溝道差分對工作。采用對稱結構,并結合電平偏移電路來構成互補輸入差分對。采用0.13 μm的工藝制程,在0.6 V電源電壓下,HSp-ice模擬結果表明,帶1O pF電容負載時,能實現輸入,其性能為:功耗390μW,直流增益60 dB,單位增益帶寬22 MHz,相位裕度80°。
        關鍵詞:軌至軌;運算放大器;;模擬電路

        0 引言
        隨著便攜式消費電子產品應用的持續(xù)增長,降低功耗和低電源電壓成為CMOS運算放大器的設計趨勢。在低壓下工作時,一般采用互補差分輸入對來實現軌至軌的信號輸入,但是,其電源電壓被限制在必須大于兩倍閾值電壓與兩倍過驅動電壓之和。
        為了使運算放大器能工作在更低電源電壓下,現有的方法是,采用體驅動晶體管、雙p溝道差分輸入對、輸入信號重整、弱反型區(qū)和輸入共模電平偏移技術。體驅動晶體管和弱反型區(qū)晶體管的跨導較小且頻率響應性能較差。對當輸入共模電平低時,2個P溝道差分輸入對都同時開啟,這樣會導致差分對的尾電流在共模電平高和低時不相等,因此,這種電路在軌至軌輸入信號下很難實現恒定增益。輸入信號重整電路用來控制共模(CM)電平,但是由于反饋的引入,可能會導致信號的非線性。共模電平偏移是采用標準CMOS工藝制程來實現軌至軌輸入信號的好方法,但是要在超低電源電壓下工作(例如0.6 V),該還電路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1 路結構和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普通的互補差分輸入對雖然能夠獲得軌至軌輸入信號,但是,其電源電壓不能低于2(VTH+VOD),其中表示VTH閾值電壓,VOD表示過驅動電壓,可以看出在中間部分,會出現截至區(qū)(Dead Zon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568.htm

        1.JPG


        圖2是動態(tài)共模電平偏移(Level Shft)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其與文獻的不同之處是,對輸入共模電平在中間或者低電平時,僅僅PMOS差分對開啟,對輸入共模電平在高電平時,NMOS差分對開啟。在設計過程中,表明這種電路結構更加適合于超低電源電壓下工作。互補差分對的輸入共模電平可以表示為:
        2.JPG
        其中Vin,n,cm和Vin,p,cm分別是內部NMOS和PMOS差分對輸入端的共模電平,Vin,cm是外部輸入端Vin1和Vin2的共模電平。

        3.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呈贡县| 仙游县| 榆社县| 正定县| 宣恩县| 调兵山市| 云安县| 孟连| 清河县| 托克逊县| 南宁市| 达日县| 广宗县| 辛集市| 饶阳县| 宜兰市| 读书| 英超| 镇沅| 白水县| 英山县| 通榆县| 明星| 汕尾市| 抚顺县| 贵港市| 嵊州市| 江津市| 大连市| 北碚区| 娄烦县| 淮北市| 眉山市| 乌拉特后旗| 星座| 托克托县| 洞口县| 汤阴县| 铜川市|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