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寬頻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寬頻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2-13 來源:網絡 收藏

        (4)平衡放大器最系數和單端放大器基本相同,但在設計匹配電路時,可以完全按照最佳噪聲匹配設計,以獲得理想最小噪聲匹配,不必兼顧駐波比。
        在窄頻帶放大器中,直流偏壓供電引入線的常用結構是λg/4高阻抗微帶線,其終端采用扇形線或電容對高頻短路,這種結構可用的工作頻帶最高不過40%~50%帶寬。因此在放大器電路中,不可能再用這種形式的偏壓引入線,可采用微帶線中心跳線型式的偏壓引入線,即把跳線焊接在微帶中心軸線上,在理想狀態下微帶線中心正上方空間處沒有電場分布。跳線外端焊點對微帶邊沿的距離至少要大于基片厚度,以保證焊接點在電場之外。由于跳線直徑對電感量影響較弱,長度對電感量影響較大,需準確控制。跳線可適當離開基片表面,以減小地板對電感量的影響。另外還需考慮電源的低頻濾波和級間低頻去耦電容,去耦和旁路電路要足夠大,以免出現低頻振蕩。微帶電路中的隔直電容盡量采用高Q值、高穩定溫度系數、無諧振及低損耗的表貼電容,如美國DLI公司C06系列產品。屏蔽盒體橫向寬度應小于最高工作頻率的半波長,以避免盒體內部空間產生波導傳輸效應。微帶基片應保持良好接地,固定螺釘的數量要相對多一點,最好螺釘孔的孔壁金屬化接地。調試時在盒體的上蓋板內表面貼敷相應頻段吸波材料,以減小空間耦合所引起的帶內增益起伏。
        低噪聲放大器還需要進行電磁兼容設計,首先對進入屏蔽盒的電源線使用帶饋通濾波器的穿芯電容進行濾波,減小通過電源線所帶來的串擾問題;其次需要解決好放大器的端口匹配,確保集成到接收系統時能兼容工作;最后還需對盒體采取電磁屏蔽措施,減小因電磁輻射所帶來的干擾問題。在研發階段加強電磁兼容工作,有利于產品通過相應標準電磁兼容測試。

        4 設計實例仿真
        根據某任務研制要求,需要設計一個工作于L/S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主要技術指標包括:工作頻率為1.2~2.5 GHz;P-1dB≥10 dBmW;增益G≥32 dB;噪聲系數Nf≤1.1 dB;輸入、輸出駐波比不大于1.5。依據以往工程經驗,選用兩只NEC公司生產的NE42484A低噪聲器件進行平衡式電路設計,此電路增益明顯滿足不了指標要求,需要增加一級高增益且噪聲較低的帶內匹配電路的放大器,如Stanford公司生產的SAN-386內匹配晶體管。根據多級放大器噪聲計算公式:
        d.jpg
        式中:F為兩級放大器總的噪聲系數,F1,F2分別為第一、二級的噪聲系數,G1,G2分別為第一、二級的增益。通過該公式可以明顯看出,級聯后的噪聲系數主要取決于第一級放大器的噪聲系數,且第一級增益越大,后級對總噪聲系數的貢獻就越小。
        兩只NE42484A場效應管的S參數盡量選擇一致,微帶基片選用介電常數為9.2、厚度為1 mm的復合介質基板,利用ADS軟件建立仿真電路拓撲結構,匹配電路的形式選擇微帶阻抗變換型匹配法,該匹配法在形式上相當于若干條微帶線相互串聯而成。根據NE42484A場效應管和SAN-386晶體管的S參數進行仿真優化設計,常用的優化方式分為隨機優化和梯度優化,隨機法通常用于大范圍搜索,梯度法則用于局域收斂。優化時可設定少量的可變參數,對放大器的各個指標分步驟進行優化,先用100~200步的隨機法進行優化,后用20~30步的梯度法進行優化,一般可達最優結果。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泾川县| 宜昌市| 南涧| 南和县| 读书| 湘潭县| 长岭县| 云阳县| 玛纳斯县| 贡嘎县| 伊吾县| 闽侯县| 界首市| 清镇市| 兰州市| 南开区| 娱乐| 潞城市| 手游| 安国市| 民丰县| 开远市| 阆中市| 霍邱县| 石景山区| 彩票| 和平县| 牙克石市| 扎赉特旗| 奉新县| 通道| 福安市| 克拉玛依市| 金塔县| 满洲里市| 桂阳县| 古浪县| 瓦房店市| 砚山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