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兩類高速ADC之間選擇:有緩沖和無緩沖

        兩類高速ADC之間選擇:有緩沖和無緩沖

        作者: 時間:2012-06-04 來源:網絡 收藏

        “有緩沖”或“無緩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6295.htm

        考慮輸入阻抗的影響時,設計人員一般可以在兩類高速之間選擇:有緩沖和無緩沖(即采用開關電容)。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轉換器拓撲結構可供選擇,但本文討論的應用僅涉及流水線架構。

        常用的CMOS開關電容無內部輸入緩沖器。因此,其功耗遠低于緩沖型。外部前端直接連接到ADC的內部開關電容采樣保持(SHA)電路,這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當ADC在采樣與保持兩種模式之間切換時,其輸入阻抗會隨頻率和模式而變化。第二,來自內部采樣電容和網絡的電荷注入會將少量信號(與高頻成分混合,如圖1所示)反射回前端電路和輸入信號,這可能導致與轉換器模擬輸入端相連的元件(有源或無源)發生建立(settling)錯誤。

        1.jpg
        圖1:此圖反映了內部采樣電容的時域電荷注入(單端)與頻域電荷注入的對比關系。

        通常,當頻率較低時(《100MHz),這類轉換器的輸入阻抗非常高(數千Ω左右);當頻率高于200MHz時,差分輸入阻抗跌落至大約200Ω。輸入阻抗的虛部(即容性部分)也是如此,低頻時的容抗相當高,高頻時逐漸變小到大約1-2pF。“匹配”這種輸入結構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設計問題,特別是當頻率高于100MHz時。

        輸入端采用差分結構很重要,尤其是對于頻域設計。差分前端設計能夠更好地對電荷注入進行共模抑制,并且有助于設計。

        采用帶輸入緩沖的轉換器更便于設計。但不利的一面是這類轉換器的功耗更高,因為緩沖器必須設計得具有高線性和低噪聲特性。輸入阻抗通常規定為固定的差分R||C阻抗。它由一個晶體管級進行緩沖,該級以低阻抗驅動轉換過程,因此顯著減小了電荷注入尖峰和開關瞬變。

        與開關電容型ADC不同,輸入終端在轉換過程的采樣和保持階段幾乎無變化。因此,相比于無緩沖型ADC,其驅動電路的設計容易得多。圖2為緩沖型和無緩沖型ADC的內部采樣保持電路的結構簡圖。

        2.jpg
        圖2: 所示是無緩沖(a)和有緩沖(b)高速流水線ADC采樣和保持電路的比較。

        轉換器的選擇可能很難,但如今的大部分設計都力求更低功耗,因此設計人員往往采用無緩沖型轉換器。如果線性指標比功耗更重要,則通常選用緩沖型轉換器。應當注意,無論選擇何種轉換器,應用的頻率越高,則前端設計就越困難。單靠選擇緩沖型轉換器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會降低設計復雜性。

        更多資訊請關注:21ic模擬頻道



        關鍵詞: AD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瑞安市| 乐昌市| 肃宁县| 观塘区| 永仁县| 汉阴县| 治多县| 桦川县| 会宁县| 金坛市| 凤山县| 特克斯县| 连城县| 江津市| 格尔木市| 大同市| 扶余县| 巴林右旗| 铁力市| 阳高县| 黄大仙区| 靖远县| 大足县| 伊川县| 临沭县| 凌海市| 陇川县| 沙坪坝区| 宜阳县| 明水县| 专栏| 惠水县| 淅川县| 永康市| 华蓥市| 阿鲁科尔沁旗| 辽宁省| 盐源县| 庆元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