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界動態 > 物聯網時代傳感器未來的發展方向

        物聯網時代傳感器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者: 時間:2013-11-06 來源:比特網 收藏

          “物聯天下,傳感先行”。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陀螺儀、加速度、MEMS麥克風等件的需求不斷增加,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傳感器市場的需求方向是什么?未來的技術走向如何?中國傳感器產業的優劣勢何在?應如何健康發展?日前,在由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分會、德國傳感器協會AMA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3杭州(國際)傳感技術高峰論壇上,各方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5084.htm

          智能識別、廣泛互聯成主要應用

          物聯網、智慧城市將是傳感器最主要的應用市場之一,其應用將滲透于未來生活的各個層面。

          2013年初,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物聯網與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的融合發展,使之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的突破口。無論物聯網還是智慧城市健康發展,均需要具備4大特征: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其中感知需求被列為首位,因為只有通過傳感技術,實現了對城市等相關各個層面的監測,才有可能實現后面的智能識別、廣泛互聯、全面調用、智能處理等。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指出,物聯網、智慧城市將是傳感器最主要的應用市場之一,其應用將滲透于未來生活的各個層面,如對森林礦山電力設施的火災監控;對人、物體圖像的抽出、追蹤監控;在智能樓宇中對視頻、光纖、氣體、溫濕度的監控;在出入境管理系統中的生物識別與智能監控;其他還有諸如智慧醫療與健康服務類傳感器、智能家居中的各種傳感器、智能交通系統中以RFID為主兼用各種物理量的傳感器、能源使用量的檢測與控制類傳感器、環境類傳感器等。

          標準工藝與先進封裝推動傳感技術提升

          傳感器技術呈現出去單一功能化特征,朝著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發展。

          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市場的快速發展,對傳感器產品在低功耗、可靠性、穩定性、低成本、小型化、微型化、復合型、標準化等技術和經濟指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上述需求,傳感器企業也在積極展開技術研發,以滿足市場需求。

          “MEMS的優勢在于批量化的制造技術,成本低、便于集成、功耗低;但與此同時,MEMS傳感器也存在體積過小目前只能采用準三維技術加工,加工精度相對較低的問題。因此,進一步發展傳感技術,滿足市場需求時,應當注意采取措施揚長避短。比如針對傳感器難以實現通用的標準工藝問題,已有企業在著手開發特定領域的工藝標準,如MUMPs等;針對傳感器環境界面千差萬別,器件含可動結構、封裝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已有企業在開發圓片級封裝技術。通過圓片級封裝可有效降低后續封裝與組裝的難度,目前圓片級封裝已獲得廣泛應用,很多Foundry均已推出WLP服務。此外,由于MEMS器件的密度低、工作頻率較低、可容忍一定的串聯電阻,對TSV的要求反而低于IC,因此目前TSV技術也已獲得一定應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恒介紹。

          總結MEMS傳感器的技術趨勢,楊恒指出,相比于傳統技術,傳感器技術呈現出去單一功能化特征,朝著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此外,數字化、網絡化、低成本、標準化也成為傳感器產品發展的總體趨勢。

          政府企業攜手解決傳感產業小散難題

          特別應加強傳感器的可靠性設計,解決國內產品可靠性不高的難題。

          鑒于傳感器的廣泛市場應用,已經成為極為重要的電子器件,加大力度推進發展勢在必行。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便聯合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2013~2025年總體發展目標:傳感器整體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產業形態實現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涉及國防及重點產業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實現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不過,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傳感器分會名譽理事長徐開先表示,目前國產傳感器仍存在穩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差,關鍵共性基礎技術研究長期缺失;產業化問題未能得到很好解決,難以實現批量生產;經營模式、市場機制不活,市場推廣應用難度大,難以發揮資源、人才優勢等問題。

          而要解決上述問題,徐開先指出,一方面需要從國家政府層面協調處理:統籌我國傳感器產業布局;注重與國家重大專項與重點工程銜接;加強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商;推動“官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揮企業主體地位作用;助推行業結構調整,形成龍頭企業及“小而精、精而專、專而強”產業發展模式;加強標準、檢測、裝備平臺建設,鼓勵采用國產傳感器。

          另一方面對傳感器設計制造部門來說,應從產品、應用市場、營銷模式、基礎設施、專業人才協調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特別應加強傳感器的可靠性設計,解決國內產品可靠性不高的難題。首先應確定可靠性指標,可與產品功能、性能指標一起確定。其次是建立可靠性模型、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預測、可靠性設計評審,進行試制產品可靠性試驗,逐步設計改進。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


        關鍵詞: 物聯網 傳感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湖州市| 贵港市| 平和县| 兴文县| 桐城市| 郸城县| 乐清市| 林州市| 上虞市| 诸城市| 漳平市| 都安| 巫山县| 翁牛特旗| 通辽市| 内江市| 无锡市| 定安县| 介休市| 德昌县| 滦平县| 湖口县| 红原县| 本溪市| 阳谷县| 舟曲县| 玉田县| 新乡县| 华容县| 乃东县| 伽师县| 安新县| 涞源县| 迁西县| 疏附县| 班戈县| 许昌市| 福建省| 乌鲁木齐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