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披露聯想對黑莓態度:收購公司不如收人
一場聯想Yoga平板的發布會,與之毫無關系的黑莓竟然成了配角。通過梳理聯想核心高管的言論我們不難發現,這場沸沸揚揚的聯想黑莓戀情,基本上可以劃上休止符號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5037.htm聯想策略:收購公司不如收人
當天的例行媒體溝通會上,對于在場的數十名記者,聯想高管擺明了其一慣的立場:1,收購是聯想的核心競爭力。2,聯想對收購持開放態度。3,關于黑莓,沒有消息可以對外披露。
不過,在會后的溝通上,聯想集團核心高管向筆者談了大量關于聯想黑莓的信息,以下是筆者整理的核心信息:
1,聯想確實研究過黑莓公司,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黑莓的操作系統能不能活下去。從時間軸線上來看,黑莓公司的價值一直在下跌。
2,黑莓公司的技術能否嫁接到Android平臺上來。黑莓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聯想用的最多的系統則是Android。如果可以將黑莓的技術嫁接到Android上來,那么黑莓的價值就會提升。目前這個仍在考量當中。
3,經濟學角度來看,收購公司不如收人。最經濟實惠的方法是,將黑莓公司的離職員工收到聯想集團麾下,這比購買一家黑莓公司實惠多了。
可行性分析
通過上述三個核心信息,筆者分析認為,收購公司不如收人是其中最靠譜的一點。實際上,聯想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先例,操作起來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2012年,摩托羅拉中國宣布南京研發中心裁員500人后,聯想意外的成了這次裁員的大贏家。經過筆者粗略統計,聯想參與了此次人才爭奪,并且招聘了約100人。
楊元慶透露,聯想進軍歐美市場的最佳窗口期是在2014-2015年左右,這意味著,聯想還有一年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人才儲備。
寫在最后的話: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聯想不會采取收購黑莓的策略。就在不久前,聯想開始謀求一筆高達15億美元的融資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聯想還一直有著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儲備,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聯想集團會有大動作。當然,手機業務只是聯想眾多業務中的一個,聯想還有其他業務,比如服務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