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冗余式UPS均流技術研究

        冗余式UPS均流技術研究

        作者: 時間:2008-06-1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前言:

        也稱為冗并機系統,其特點是由兩臺或兩臺以上的并機同時向負載供電,在容量上至少冗余一臺UPS。冗UPS的可靠性較高,當其中一臺或冗余的幾臺UPS出現故障時,其他的UPS仍可正常向負載供電,避免了因為出現故障UPS而斷電。

        在冗余式UPS并機系統中,均流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冗余結構是以均流為基礎,均流設計的是否得當,直接決定了UPS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應該深入的UPS的均流實現的途徑及與其相適應的控制策略、控制方法、外部接口電路等。

        1環流的產生

        從理論上講,如果多臺普通在線式UPS由同一路電網供電,都可直接并聯構成冗余式UPS。由于單機UPS的逆變器跟蹤旁路市電,而這些參與并機的UPS都在跟蹤同一路市電,一旦直接并機也就相當于互相在相位上跟蹤。這些參與并機的UPS在頻率和相位上都必須是一致的,因為:(1)在相位上,雖然它們都在頻率和相位上跟蹤旁路,但在相位上有超前和落后之分,一般大容量UPS的相位跟蹤在,如果這兩臺并聯的UPS一個是+,另一個是-,那么兩個并聯后就有可能在相位上相差,這就有可能使兩臺UPS輸出電壓相差

        2Umsin3=600sin3=30v

        這就會在UPS輸出端造成很大的環流,如圖1(a)。

        (2)在電壓上:雖然是同一廠家生產的UPS逆變器,但由于逆變參數和變壓器參數的微小差異會導致輸出電壓不一致,例如一個為217V,一個為223V等,也會在輸出端造成環流,如圖1(b)。

        2均流技術原理分析

        UPS的并聯運行需要滿足5個條件,即并聯的各個UPS所產生的電壓、頻率、波形、相位、相序均相同,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環流,均分負載功率,其關鍵就在于各UPS的逆變器應共同負擔負載電流,即要實現均流控制,從而達到要求的運行狀態。以下不妨以兩臺UPS的逆變電源并聯運行為例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圖2中:U1、U2代表兩個逆變電源輸出PWM波形的基波電壓;L1、C1、L2、C2分別代表兩個逆變電源的輸出濾波器;R為公共負載阻抗。

        根據圖1可列出以下電路基本方程


        當U1與U2只存在幅值差異,則此電壓差與逆變輸出電壓同相位,如圖3(a)所示。由于電感電流滯后電壓90,因此,此時的環流主要是無功分量。當U1與U2只存在相位差異,則此電壓差比逆變輸出電壓超前90,如圖3(b)所示,環流電流與逆變電壓同相位,因此,此時的環流主要是有功分量。

        由式(3)可看出,由于環流iH的存在使各逆變電源的輸出電流小僅包含有效負載電流分量,還有環流分量。即iL1、iL2由兩部分電流組成,一部分為負載電流分量(1/R+2jωC)U0/2,一部分為環流分量(U1-U2)/2jωL。在輸出濾波器參數相同的情況下, (3)式右邊第二項自然相等,負載電流分量總是平衡的;但第一項則為無功環流,環流分量的存在會使逆變器的輸出電流各不相同。由于(3)式中電壓為矢量形式,所以只要U1和U2在電壓幅值或相位上任何輕微的差異都會引起兩臺UPS的電流差異,從而輸出遠遠大于額定輸出的環流,并且環流的大小與負載的關系不大。由于環流方向相反,只有當它為0,才能保證并聯UPS輸出電流相等,而此環流僅由U1、U2決定:當U1、U2同相時,電壓高的環流分量是容性,電壓低的環流分量是感性;當U1、U2幅值相等時,相位超前者環流分量為正有功分量(輸出有功),相位滯后的環流分量為負有功分量(吸收有功);在U1、U2既不同相又不同幅值時,環流分量中既有無功部分,又有有功部分。

        3系統參數對并聯均流的影響

        在不同狀況下環流分量相對于各逆變電源呈現出不同的負載特性,或為有功或為無功;環流分量改變了各逆變電源的輸出電流也相應改變了各逆變電源的輸出功率,使各逆變電源所承擔的負載均衡。

        系統參數對逆變器并聯均流的影響有所不同。電感參數的偏移對并聯系統均流程度的影響一般,電感量偏移50%時,系統將產生最大環流,帶載能力下降,但仍能正常工作。輸出濾波電容參數的偏差對并聯系統的均流效果影響不大,在電容量相差50%時,系統產生的環流不到總輸出電流的2%,帶載能力基本不變。輸出電壓幅值的偏差對并聯系統的均流效果有很大影響。電壓幅值相差5%時,并聯系統將產生2倍于輸出電流的環流,帶載能力急劇下降,不能正常工作。輸出電壓相位的差異對并聯系統均流效果的影響很大,在相位相差9的情況下,并聯系統將會產生系統總輸出電流的6倍左右的環流,系統喪失帶載能力,環流將會對逆變器的功率器件產生破壞性影響。

        4均流控制方案

        目前主要的均流控制方案有:集中控制并聯方案(Concentrated Control)、主從控制并聯方案(Master-Slave Control)、分布式控制并聯方案(Distributed Control)、3C控制并聯方案(CircularChain Control)、無線并聯控制方案(WirelessIndependent Control)等。其中無線并聯控制方案比較流行,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無線均流控制方案:

        4.1有功調頻和無功調壓控制

        傳統的無線均流控制方案是基于下垂特性,在輸出電壓調節和功率均分之間取折中,有功功率變化可能導致逆變器輸出頻率的漂移。有功調頻和無功調壓控制如圖4所示,可以克服無線均流控制的這種缺欠,實現真正的無線并聯。

        有功調頻和無功調壓控制利用逆變器的輸出交流功率線,作為通信載體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方式實現逆變器之間的信息交換。每臺逆變器都將自身的有功和無功功率通過高頻調制成高頻數字信號耦合到功率輸出母線上,這樣,每臺逆變器都能獲知其他模塊的輸出功率,從而調節自身的輸出電壓和頻率。 4.2共模電流頻率控制

        在無線并聯均流控制中,電力線載波通信是將單臺逆變器自身的信息通過高頻調制的方式耦合到輸出電力線上,高頻干擾使濾波器參數的選擇非常困難。針對電力線載波通信的高頻干擾產生的誤碼問題,可以采用共模電流頻率控制,如圖5所示。

        這種控制策略將單臺逆變器的自身信息,包括并聯模塊的臺數以及同步信號等,通過頻率調制的方式轉變成500Hz附近的抖頻共模電流信號,從而避免了開關頻率對輸出信號的干擾,也避免了輸出差模濾波器對信號的衰減。各并聯模塊將功率輸出端的共模輸出電流與自身的共模給定信號比較,從而得到其他模塊的信息。

        上述兩種無線均流控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無線并聯的輸出電壓穩態誤差大和瞬態響應慢的缺陷。但其本質上仍需依賴于各模塊間的信息交換而非基于自身信息的完全自治系統。信息交換必然導致系統可靠性的降低:電力線載波通信方式受逆變器開關管高頻干擾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存在一定誤碼是難免的。共模電流頻率控制由于調制輸出的信號為中頻模擬信號,因而信息的互換對逆變器主電路輸出阻抗參數的依賴性很大。例如,若逆變器輸出共模阻抗不一致,將會使單臺逆變器對并聯模塊的臺數做出錯誤的估計,從而影響同步和均流精度。

        5小結

        冗余式UPS憑借其冗余性、熱插拔和可交互等方面的特點,極大地提高了供電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智能化、免維護等方面的性能。由于在電力供給中的重要性,國內外都對其相關技術極為關注。國內外的一些科研機構和UPS制造廠商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進行相關技術的,已經有少量相關產品問世。隨著UPS系統設計理念的不斷深化,冗余式UPS必將引起不間斷電源新的革命,進而成為未來UPS系統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 研究 技術 UPS 余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柳江县| 凌云县| 冀州市| 舒城县| 富平县| 大港区| 莱州市| 河源市| 五指山市| 寿阳县| 洞头县| 平阴县| 谷城县| 蒙阴县| 平原县| 桐城市| 准格尔旗| 关岭| 松潘县| 昆山市| 鄂温| 庆云县| 白城市| 泾川县| 仁化县| 岢岚县| 资中县| 香港| 吴旗县| 克东县| 南木林县| 佳木斯市| 宣汉县| 博乐市| 大田县| 孟州市| 桑植县| 柳州市| 揭西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