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模塊并聯供電的冗余結構及均流技術
自動均流法的優點是,電路簡單,容易實現。缺點是,如果有一個模塊與均流總線短路,則系統就無法均流,而且單個模塊限流也可能引起系統不穩定。
若將圖5中的電阻用一個二極管代替,二極管正端接a,負端接b。這樣,N個并聯的電源模塊中,只有輸出電流最大的那個模塊的電流才能使與它連接的二極管導通,從而均流總線電壓就等于該模塊的輸出電壓,其他模塊則以均流總線上的電壓為基準,來調節各自的輸出電流,從而實現均流。
如果單純以二極管來代替采樣電阻,則由于二極管本身有正向壓降存在,所以,主模塊的均流精度會降低,而從模塊不受影響。這里可以用圖6所示的緩沖器來代替,從而提高均流精度。
圖6 緩沖器電路
采用這種均流方式,參與均流的N個電源模塊,以輸出電流最大的為基準,這個最大電流模塊是隨機的,這種均流方法也叫做“民主均流法”。由于最大均流單元工作于主控狀態,別的單元工作于被控狀態,所以,也把這種方法叫做“自動主從均流法”。
美國Unitrode公司開發的UC3907系列集成均流控制芯片就是采用這種工作方式。
UC3907芯片使多個并聯在一起的電源模塊分別承擔總負載電流的一部分,并且所承擔的負載電流大小相等。通過監測每個模塊的電流,電流均衡母線確定哪個并聯模塊的輸出電流最高,并把它定為主模塊,再根據主模塊的電流調節其他模塊的輸出電流,從而實現均流。
3.4 外部控制器法
外部控制器法就是在各并聯電源模塊之外,加一個專門進行并聯均流控制的外部模塊,如圖7所示。
圖7 外部控制法工作原理圖
每個模塊的輸出電流采樣,轉化為電壓信號,與給定的電壓Vcc進行比較,所得差值輸入到各電源模塊的控制部分,這樣就可以實現各模塊輸出電流的并聯均流。
這種工作方式,需要外加專門控制器,加大了投資,而且控制器與個電源模塊要進行多路連接,連線較復雜,但是均流效果非常好,各模塊輸出電流基本相等。
4 電源并聯均流技術發展的現狀及未來展望
目前使用較多的并聯均流技術是主從控制法,而美國Unitrode公司以最大電流法為基礎開發出的UC3907系列芯片,由于其簡單的結構,強大的功能,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詳細參數及工作過程,可參閱文獻[6]。
由于單片機及DSP技術的迅速發展,有人用它們來控制并聯的電源模塊均流,效果很好。不過由于芯片造價較高,而且自身A/D及D/A精度不夠,若想得到理想的參數,還須外加專門的A/D及D/A芯片,故還未普及使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