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LVDS內核設計及其外圍電路設計
2.2 FPGA設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7585.htm
FPGA的設計中,發(fā)送及接收FIFO的設計用了雙口快內存(Block RAM),時鐘倍頻器用了延遲鎖定環(huán)(DLL)。幀解碼器由30位并行數據產生器、同步字檢測陣列和接收狀態(tài)機組成。以下重點介紹幀編碼器和串化器的設計。
(1)幀編碼器的VHDL語言設計
幀編碼器包括一個長為256的計數器和一個四狀態(tài)的單熱點狀態(tài)機,用以產生同步幀和數據幀。部分代碼如下:
PROCESS(RESET,CLK) //產生長256的計數器
IF RESET='1'THEN COUNT=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COUNT=(COUNT+1)MOD 256;
END PROCESS;
TC='1'WHEN COUNT=255 ELSE '0';
TYPE STATE_TYPE IS(IDLE,PACK1,PACK2,TRANSMIT);
SIGANL SREG:SETAT_TYPE;
RPOCESS(CLK,RESET) //狀態(tài)機進程
IF CLK'EVENT AND CLK='1'THEN
IF RESET=1 TEHE SREG=IDLE ELSE
CASE SREG IS
WHEN IDLE=>
IF SEND_UD='1'THEN SREG=TRANSMIT; //空閑狀態(tài)如有發(fā)送命令,即轉入發(fā)送狀態(tài)
ELSE SREG=PACK1; //否則,發(fā)送填充字1
WHEN PACK1=>
(后略)
(2)串化器的原理設計
串化器由多級嵌套的子圖和若干宏模塊組成,原理圖的頂層圖如圖4所示。四個四位并入串出寄存器將16位并行數據拆分為四組串行數據,其中的奇數位和偶數位分別通過一個雙數據速率寄存器,得到兩個差分信號,同時用另一個雙數據速率寄存器產生與之同步的差分時鐘。其中,雙數據速率寄存器為時序敏感器件,其內部主要部分都加入了時序特性限制,如最大時滯(maxdelay)、最大抖動(maxskew),并用FMAP控件強制性地把相關信號放入同一個函數產生器中。
圖4 串化器原理圖
3 硬件設計要點
①BLVDS信號的偏置電壓為1.25V,電壓擺幅只有350mV,傳輸速率≥100Mb/s;因此,電路板制作至關重要,要求至少使用四層板。
②為使干擾信號只以供模方式加到差分線對上(不影響數據正確性),要求差分線對間的距離盡可能小。BLVDS標準要求差分阻抗為100Ω
給出。其中,ZDIF為差分線對的差分阻抗,εR為印制板介電常數,δ為信號層到電源層的厚度,b為導線寬度。本電路選用的線距及線寬均為0.18mm。
③考慮到阻抗不匹配引起的信號反射和導線的電導效應,要求XCV50E芯片的差分引腳盡可能地靠近子卡的邊緣連接器(≤1.52cm),并給每個差分引腳串聯一個20Ω的貼片電阻。
④電源方面:Virtex芯片上電時要求有大于500mA的驅動電流,同時,由于多個輸出引腳的電位快速變化,要求每對電源和地引腳都要良好旁路。公式:
4 結論
當使用40MHz的外部時鐘時,BLVDS總線上的傳輸速率為120Mb/s,成功實現了多個通信子卡間的高速數據通信。現在,我們正將該通信系統(tǒng)移植到我單位與勝利油田聯合研制的SL-6000型高分辨率綜合測井系統(tǒng)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