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速調管調諧方法研究
1.3 工作點(Q點)選擇
如圖2所示,找工作點Q的方法是逐漸加大激勵找輸出最大點,即飽和點Q’。在飽和點兩邊輸出功率都隨激勵的增大或減小時而下降。最好工作區域在飽和點之前,即欠激區。所以在找到飽和點之后,減小激勵,使速調管工作在欠激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957.htm
如果超過飽和點,進入過激區,則體電流增加。體電流反映速調管高壓漏電流的大小,可通過調整聚焦電流來改變,當聚焦不好時,體電流就變大,但聚焦電流不得大于額定值,一般在靜態時以使體電流最小為標準。如果腔體位置不對,速調管也易過早飽和而進入過激區。因此要密切關注體電流變化。速調管效率達到最高,需先找到臨界耦合點Q’,使輸出功率為最大。
在某些調諧狀態,腔體的電流可能會超過50 mA,此時必須在較低的輸入功率時進一步進行調整,在得到規定的寬度和平坦度的頻幅曲線后,再增加輸入功率,以得到所需要的輸出功率。在調試過程中,腔體的管體電流一般保持在20 mA以內。
2 速調管調諧
調諧前要檢查高功放所有保護措施,如體電流、收集極電流、反射功率、冷卻系統、收集極溫度、電弧打火等。正常上高壓后,設備預熱15 min,工作穩定后再實施調諧。速調管調諧連接圖如圖3所示。
頻譜儀在檢測信號時比較精確,但由于存在余暉效應,反應比較慢,不能實時地反應出信號的波形。而示波器在檢測信號時比較粗略,但反應快,可實時地反應出信號波形。因此,在調諧過程中,采用示波器和頻譜儀同時檢測波形,來達到最佳效果。在用示波器時,應將其與掃頻信號源連接以求同步。
調諧步驟如下:
(1)頻道選擇。根據需要的頻率和速調管已經給出的各頻道的頻率,確定需要選擇的頻道。
(2)輸入不大于50 mW的掃頻激勵信號,調整輸出功率至200 W,將速調管輸出經定向偶合器支波導通過功分器一路經寬帶微波晶體檢波器輸至示波器;一路連接至頻譜儀,使其顯示速調管輸出的頻幅曲線。
(3)調諧用內六角扳手相繼插入調頻機構的五個小孔里,調整五個腔的頻率,內六角扳手沿順時針擰,則被調腔頻率升高,反之則頻率降低。
(4)進行高增益調諧(同步調諧),將五個諧振腔的頻率都調到同一頻率上,使增益達到最高。這時,為了使輸出功率不至于過飽和,輸入功率要盡可能的小,只要能使示波器可以看到檢波信號即可。然后進行參次調諧(寬帶調諧),對各個諧振腔進行微調,達到-1 dB/40 MHz帶寬的指標要求。
(5)將輸出功率設至2.500 W,使輸出幅頻曲線接近飽和狀態,進一步微調各諧振腔,直到性能滿足要求為止。
(6)老練若干小時,看速調管的頻幅曲線變化情況,并把它調到最佳狀態。直到速調管的輸出頻幅曲線基本不變為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