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流器
來源發展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大功率電子鎮流器節約能源的緊迫感使許多公司致力于節能光源和熒光燈電子鎮流器的研究,隨著半導體技術飛速發展,各種高反壓功率開關器件不斷涌現,為電子鎮流器的開發提供了條件,70年代末,國外廠家率先推出了第一代電子鎮流器,是照明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的創新。由于它具有節能等許多優點,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和興趣,認為是取代電感鎮流器的理想產品,隨后一些著名的企業都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更高一級的研究與開發。由于微電子技術突飛猛進,促進了電子鎮流器向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發展,許多半導體公司推出了專用功率開關器件和控制集成電路的系列產品,1984年,西門子公司開發出了TPA4812等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器IC,功率因數達到0.99。隨后一些公司相繼推出集成電子鎮流器,89年芬蘭赫爾瓦利公司又成功推出可調光單片集成電路電子鎮流器,電子鎮流器已在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全國推廣應用。
電子鎮流器相關文章: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