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DC/DC變換器并聯均流技術(三)

        DC/DC變換器并聯均流技術(三)

        作者: 時間:2013-04-29 來源:網絡 收藏

        3 其他均流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284.htm

        有源法如外加控制器法、平均法和主從法,這些方法均需要均流母線,均流母線的存在對系統穩定性有影響且加大了控制回路的設計。解決的途徑有2 種,一種是采用無均流線控制,另一種則是改善均流信號獲取方法。

        運用無均流線控制方法的并聯電源系統中,各模塊輸出端并接在一起給負載供電,除了輸入輸出的連接線之外,模塊之間沒有連接線,且各個模塊控制電路不需要連接線(即均流母線)。與有均流線的電路相比,這種控制方法簡單。鑒于此,符贊宣等[24]提出了1種無均流線控制方法,它將參與并聯的模塊直接并聯,通過輸出端上疊加的高頻交流信號來傳遞輸出電流的信息,實現均流控制。實驗證明這種均流控制方法有效,可以在模塊之間沒有連接線的情況下很好地實現均流,其控制電路圖如圖6.文獻中介紹了1 種統一占空比法的控制策略,并應用在無需均流線的移相雙半橋高頻Boost變換器并聯系統中,實驗驗證各模塊可平均分配總輸出電流。

        控制電路圖

        另一種方法則是采用數字控制的手段,通過每個模塊控制器間的通訊,進行各個控制量的信號傳遞,以代替原有的均流母線。此方法具有可編程、受環境影響少、需要的元器件少、采用相應軟件可以實現復雜控制等優點。提出了1 種基于CAN總線的并聯均流方案,該方案采用模擬電流內環,數字電壓外環的雙閉環控制模式;胡雪蓮等[27]則將此方案成功應用于DC/DC通信電源并聯系統中,且在電動汽車充電電源研究領域。李明[28]設計了基于CAN總線的軟件均流方案,對以全橋硬開關變換器為主電路拓撲的充電電源模塊進行均流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控制效果;羅偉偉等[29]基于此總線結構,設計了2 臺特種電源實時并機系統上;Abu Qahouq等[30]則利用FPGA數字控制器對2個Buck電路進行并聯均流實驗。

        為了獲得更好的均流效果,隨著各種非線性控制理論發展的日趨成熟,新的并聯均流技術不斷被提出,并付諸研究實踐。如:在文獻[31-32]中介紹了用模糊控制理論實現自動均流的應用技術;文獻[33]中則介紹了1 種基于反步法的并聯Buck 變換器的均流控制方法:文獻[34-35]中設計了1 種基于滑模變結構狀態觀測器的混沌同步并聯均流電路,研究了Boost 變換器的并聯均流問題,對于m個Buck變換器并聯模型;文獻[36]中提出了協同控制方法。

        4 結論與展望

        所述并聯均流技術及其控制方法已有部分得到應用,其中:外環調節聯合最大電流法或平均電流法使用最為廣泛;外環調節聯合指定主從法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缺陷,不易實現均流;內環調節更適合用于多相交錯并聯的系統中,如內環調節聯合平均電流法或指定主從法;雙環調節主要應用于需要好的動態均流特性的場合。

        目前,對均流效果的要求逐漸提高,特別是在一些應用特殊電源的場合,故研究均流特性對動態性能與穩定性的影響越加深入,其重點在均流環設計和系統穩定性方面。均流母線的存在對系統穩定性有影響,無均流線的均流方案日益受到重視,很多學者正致力于無均流線控制法研究。數字控制的引入簡化了均流環的設計,利用數字控制器如、DSP或ARM進行數字均流控制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通過對主電路拓撲結構和連接方式改動也可達到均流的目的,電路結構與均流關系的研究有待深入。



        關鍵詞: 單片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武胜县| 台中县| 阳谷县| 和林格尔县| 保山市| 吐鲁番市| 桂阳县| 富宁县| 虹口区| 松溪县| 梅州市| 陕西省| 景泰县| 西青区| 肥西县| 阿拉善右旗| 宜章县| 莲花县| 新蔡县| 巴东县| 长岭县| 大石桥市| 中卫市| 合川市| 稷山县| 永善县| 黄冈市| 泗水县| 积石山| 烟台市| 曲靖市| 荆州市| 萨嘎县| 通化市| 鄱阳县| 尉犁县| 芮城县| 无锡市| 田阳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