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一種低電壓大電流的線性的設計和實現

        一種低電壓大電流的線性的設計和實現

        作者: 時間:2013-07-01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技術的發展,低電壓,大電流的開關因其技術含量高,應用廣,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在開關中,正激和反激式有著電路拓撲簡單,輸入輸出電氣隔離等優點,廣泛應用于中小電源變換場合。跟反激式相比,正激式變換器變壓器銅損較低,同時,正激式電路副邊紋波電壓電流衰減比反激式明顯,因此,一般認為正激式變換器適用在低壓,大電流,較大的場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5018.htm

        在我們的新項目中使用了INTEL新的芯片組和CPU,和以往不同的是,前端系統總線(FSB)將使用獨立的終端(termination)電源,需要系統提供最大為6A的1.2V電源。其核心邏輯(core logic)和HUB LINK也將最大消耗7A×1.5V的功耗。在以往的做法中會直接使用LDO來實現低電壓小電流的轉換,然而,在這么大的電流情況下很難找到合適的LDO 來實現電源轉換。

        PWM電路分析

        PWM 電路基本原理依據: 沖量相等而形狀不同的窄脈沖加在具有慣性的環節上時其效果相同。PWM 控制原理, 將波形分為6 等份, 可由6 個方波等效替代。脈寬調制的分類方法有多種,如單極性與雙極性, 同步式與異步式, 矩形波調制與正弦波調制等。單極性PWM 控制法指在半個周期內載波只在一個方向變換, 所得PWM 波形也只在一個方向變化, 而雙極性PWM 控制法在半個周期內載波在兩個方向變化, 所得PWM 波形也在兩個方向變化。根據載波信號同調制信號是否保持同步, PWM 控制又可分為同步調制和異步調制。矩形波脈寬調制的特點是輸出脈寬列是等寬的, 只能控制一定次數的諧波; 正弦波脈寬調制的特點是輸出脈寬列是不等寬的, 寬度按正弦規律變化, 輸出波形接近正弦波。正弦波脈寬調制也叫SPWM.根據控制信號產生脈寬是該技術的關鍵。目前常用三角波比較法、滯環比較法和空間電壓矢量法。

        對于低電壓大電流的情況一般會用PWM的方式來實現電源轉換,因此最開始的設計采用PWM來實現1.2V和1.5V電源的轉換,均采用單相。采用合適的 PWM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兩路電源的輸出,電路如圖1所示,這種拓撲結構在主板上應用廣泛,從CPU的電源供電到DDR的電源和終端供電都是通過該方式實現的。這是一種很成熟的電源轉換方式,可以很可靠地實現低電壓大電流的轉換。

        在這種轉換結構中,MOSFET工作在飽和和截止兩個區,上端MOSFET的功耗主要由導通功耗和開關功耗兩部分構成,下端MOSFET可以實現零壓差的轉換,功耗主要由導通功耗決定,即MOSFET上的功耗主要由Rds(on)和Qg決定,由于現在的MOSFET工藝水平的進步,可以做到Rds(on)和Qg 都比較小,因此MOSFET功耗產生的熱量可以比較好地解決,必要時可以并聯兩個MOSFET來減小其散熱。為了讓輸出電壓紋波比較小,通常會在這里用到比較大的電感和大容值電容。這種電路結構的特點是簡單成熟,元件的選擇范圍寬,器件散熱問題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種方式的缺點是使用的元件比較多,每一相至少需要兩個MOSFET和一個電感,元件占用面積很大。在上述的電路中預估元件所占用的面積約為16平方厘米。

        目前主板上的元件密度已經越來越高,從而可以使價值密度也提高。本項目規格為兩顆CPU的標準ATX主板,INTEL最新CPU的設計指導建議每顆CPU的電源將單獨由4相供給,2顆CPU共8相。四條DDRII內存,6條PCI/PCI-X/PCI EXPRESS插槽,主板上部CPU附近的元件擺放具有一定難度,當把主要部件擺放好了后,發現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擺放轉換1.5V和1.2V所需要的四顆MOSFET、兩個大電感和一個PWM控制器,還必須要在電源輸出端擺放幾顆大容值的電解電容。

        運算放大器實現電源轉換

        運算放大器(簡稱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由于早期應用于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運放是一個從功能的角度命名的電路單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實現,也可以實現在半導體芯片當中。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大部分的運放是以單芯片的形式存在。運放的種類繁多,廣泛應用于電子行業當。運算放大器是用途廣泛的器件,接入適當的反饋網絡,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濾波器、振蕩器及電壓比較器。

        在這種情況下決定采用運算放大器的功率放大來實現電源的轉換,其電路如圖2所示。電路中采用了運算放大器LM358,其內部封裝了兩顆完全獨立的運算放大器,可以工作在單端電源供電或者雙電源供電,工作帶寬為1MHz,并帶溫度補償。MOSFET采用FDS6690A,為TO-252封裝,MOSFET將工作在飽和區和線性區。圖2:采用運算放大器實現電源轉換。

        該項目中使用了DDRII技術,其工作電壓為1.8V,有別于DDRI的2.5V,并且不再需要提供額外的DDR終端電源。當整個系統插滿4條DDRII模塊全速工作時將最大需要30A@1.8V的電流。加大1.8V的電源供給使其達到40A的供給能力,可以直接將1.8V提供給1.2V和1.5V轉換的電源。從1.8V轉換到1.2V和1.5V的低壓差特點使得線性低電壓大電流轉換成為可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電源 功率 轉換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汝城县| 那坡县| 波密县| 阳朔县| 酉阳| 宁晋县| 喀喇沁旗| 苏尼特右旗| 晋宁县| 黄山市| 乌兰县| 巢湖市| 通榆县| 永康市| 奉新县| 靖安县| 广东省| 揭西县| 和静县| 疏附县| 固原市| 元朗区| 甘泉县| 曲松县| 棋牌| 明星| 峨边| 察雅县| 西和县| 团风县| 获嘉县| 卢湾区| 宁波市| 宿迁市| 天峨县| 宣武区| 平舆县| 福泉市| 灯塔市|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