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利用Multisim10中的MCU模塊進行單片機協同仿真

        利用Multisim10中的MCU模塊進行單片機協同仿真

        作者: 時間:2009-08-21 來源:網絡 收藏

          運行程序并用示波器觀察復位過程

          匯編程序編譯通過后,就可以回到電路圖窗口,點擊工具欄的運行按鈕,這時在七段數碼管上就應該循環顯示0到9,如果顯示過快或過慢,可以調整源程序中的COUNT_NUM,改變延時時間,或雙擊U1,在805x對話框的Value標簽里設置“時鐘速度”(ClockSpeed)。

          電路中為SPICE模型的C1和R1的作用是延長復位引腳保持高電平的時間,避免因復位電壓持續時間過短而引起復位失敗。雙擊示波器XSC1,按示波器面板上的Power鍵,打開示波器,點擊工具欄的運行按鈕,這時調整示波器的電壓和時間刻度,得到圖7所示的復位引腳電壓的變化,每個刻度是100μs,高電平持續了大概一個刻度,可見在加電時,沒有立刻運行,有一段延遲,延遲的時間應該足以使其內部電壓和振蕩都處于穩態。按下復位鍵S1時的波形如圖8所示,這時每個刻度是50μs,波形平頂的部分是按鍵按下的時間,大概20μs,之后電壓逐漸降低,當降到約3V時,7段數碼管開始計數,說明開始工作,由圖8可知復位時間被延長到大概100μs。

          其原理是加電瞬間或按鍵按下到松開之間,電容無電荷,兩端電壓為0V,的RST引腳的電壓瞬間被提升到VCC(5V)。加電之后或按鍵松開,電容開始充電,兩端電壓逐漸增加,電阻的電壓(RST引腳電壓)由5V逐漸降低,因而延長了復位引腳保持高電平的時間。實際器件對復位持續時間的要求一般在兩個機器周期,所以100微秒的復位時間要求51單片機的晶振頻率不低于0.24MHz。當然一般情況下是根據晶振頻率確定C1和R1的值,這可以根據求解一階微分方程得到其充放電時間,或參考單片機的用戶手冊。

          調試程序

          選擇菜單8051U1→DebugView,可以看到文本區上面有下拉菜單并有兩種選擇,對應反匯編(disassembly)和列表匯編(listingassembly),簡單的說,前者是由ROM的內容得到,后者是源文件編譯后的結果。雙擊“設計工具箱”的main.asm,在源文件編輯窗口右鍵單擊語句為“MOVCA,@A+DPTR”的一行,選擇“設置/清除斷點”(ToggleBreakpoint),在左側會出現一個實心圓,點擊“運行”,程序將停在該行,只不過是在“調試視圖”(DebugView)的列表匯編窗口下,同時在實心圓上多出了一個黃色箭頭。點擊->MCU8051U1->MemoryView,打開MCU存儲器視圖,在該視圖可以查看特殊函數寄存器(SFR),內部RAM(IRAM),內部ROM(IROM),外部RAM(XRAM)。在SFR表格內觀察ACC的值,此時應該為“00”,在IRAM里觀察地址為21H的值,因為“MOVSP,#20H”語句將21H作為堆棧的第一個存儲字節的地址,斷點的前一處語句“PUSHACC”使該字節存儲ACC的值,此時也為“00”。再點“運行”,程序第二次停在斷點處,觀察SFR中的ACC和IRAM中的21H,如圖9所示應,兩個單元格里的值都應為“01”,你還可以雙擊該單元格修改,該值也正是七段數碼管即將顯示的下一個數。點擊MCU菜單,可以看到除了設置斷點以外還可單步進入(Stepinto),遇到函數時進入函數內部;跳過(Stepover),即不進入函數;跳出(Stepout),即跳出函數到調用函數的下一條語句。

        圖9MCU存儲器視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张家港市| 白沙| 峨边| 余江县| 镇宁| 怀宁县| 韩城市| 青州市| 郁南县| 隆子县| 乌兰县| 扎兰屯市| 砀山县| 万年县| 长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安阳县| 义马市| 老河口市| 陇西县| 普定县| 西峡县| 澄城县| 克拉玛依市| 景谷| 绥宁县| 南宫市| 安岳县| 潜山县| 昂仁县| 嘉兴市| 阿坝县| 宁波市| 榆林市| 手机| 南通市| 炎陵县| 福贡县| 吉林省|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