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位單片機實現串口-以太網轉換器
對網卡的初始化就是對相關寄存器進行初始化。這些寄存器包括CR、DCR、RBCR、PSTART、PSTOP、
(1)CR=0x21:選擇頁0寄存器,將NIC處于離線狀態;
(2)DCR=0x88:8位內存訪問,正常工作方式;
(3)RBCR0=0,RBCR1=0:遠程DMA操作時傳遞字節數清零;
(4)RCR=0xc0:接收到的幀存入緩沖環;
(5)TCR=0xe2:環路測試狀態;
(6)PSTART=0x4c,PSTOP=0x80:構造緩沖環;
(7)ISR=0xff:中斷寄存器清零;
(8)IMR=0x00:屏蔽所有的中斷;
(9)CR=0x61:選擇頁1;
(10)設置網卡地址PAR0-PAR5;
(11)設置多址寄存器MAR0-MAR5;
(12)CURR=0x4d:初始化當前頁寄存器;
(13)CR=0x22:選擇頁1,正常工作狀態;
(14)TCR=0XE0:發送器正常工作狀態;
5.3 發送控制過程
在網絡中,幀傳輸的過程就是發送方將待發送的數據按幀格式要求封裝成幀,然后通過網卡發送到網絡的傳輸線上。發送程序框圖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3588.htm
5.4 接收控制過程
幀的接收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由本地DMA將幀存入接收緩沖環中;第二步由遠程DMA將接收緩沖環中的幀讀入內存。即將網絡上的數據幀接收并緩存在網卡的接收緩沖環中,然后由主機程序將緩存在緩沖環中的幀讀走并存入內存中。
幀的接收工作由網卡自動完成,只需對與相關的寄存器如PSTART、PSTOP、CURR和BNRY進行適當的初始化即可。
幀讀入較幀接收要復雜一些。首先必須初始化相應的寄存器RSAR、RBCR,然后再啟動遠程DMA讀操作和主機程序的讀端口操作。
以下是接收數據幀的子程序,為了獲得數據長度,我們先讀入18個字節的數據,然后根據有效數據的長度將幀完整讀入。為了啟動遠程DMA讀操作,應該令CR=0AH,遠程DMA將從接收緩沖環的DMA地址處讀入1字節并送往I/O數據端口,由主機程序讀入內存。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RBCR寄存器為0。
5.5 串口通訊子程序
為實現數據文件的串口傳輸編制了一個串口通訊協議,該協議由引導幀、長度幀、數據幀和確認幀等組成。其中引導幀是用于同步每一包數據的引導頭,長度幀是這一包數據的總長度,數據幀是其中的數據信息,確認幀是接收方對發送方的回應。每幀數據由16個字節組成,每幀的第14個字節為標志位,第15字節為校驗位。標志位中有2位幀標志位,3位序號位;校驗采用和校驗,只計算0-13字節,溢出值舍去。在發送方有數據發送時,先檢測線路是否空閑,如線路空閑則向接收方發送“請求發送數據”命令幀。接收機收到后,如準備就緒,則回送“可以發送”的確認
6 結束語
利用8位單片機8031驅動ISA總線網卡,實現串口設備通過以太網進行通訊,可以方便、可靠、低廉地將數據傳輸到遠端設備。而且,通過串口設備與以太網的相連,可以很好的解決多種工業總線的系統集成問題,同時也大大豐富了工業總線的體系,促使其向更高層次發展。可以預計,小型串口設備與以太網相連將帶來一場新的技術浪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