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051F020和Atmegal6 的無線溫度測量系統設計
本模塊包括電壓式溫度傳感器TMP35和K型熱電偶。其中熱電偶的工作原理是根據熱端和冷端的溫度差而產生電勢差。由于實際測量時,冷端的溫度往往不是O℃,所以要對熱電偶進行溫度補償。熱電偶溫度補償公式如下:
E(t,0)=E(t,t0)+E(t0,0)
其中,E(t0,0)是實際測量的電動勢,t代表熱端溫度,t0代表冷端溫度,0代表O℃。在現場溫度測量中,由于熱電偶冷端溫度一般不為O℃,而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著,因此測得的熱電勢為E(t,t0)。如果要測得真實的被測溫度所對應的熱電勢E(t,0),就必須補償冷端不是0℃所需的補償電勢E(t0,0),而且,該補償電勢隨冷端溫度變化的特性必須與熱電偶的熱電特性相一致,這樣才能獲得最佳補償效果。
圖2所示是一個溫度補償電路的原理圖。圖中,溫度傳感器TMP35很好的完成了溫度補償工作,TMP35輸出的電壓先經電阻分壓,再經放大器放大,就是K型熱電偶對應的E(t0,O)。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3528.htm
2 系統軟件設計
發射板的軟件設計主要包括以C8051F020的主控制模塊程序和以Atmegal6為中心的無線發射模塊程序。主控程序模塊主要完成溫度采集、數據處理、向無線發射模塊發送數據以及測試溫度數據的保存、和上位機的通訊等。無線發射程序模塊主要負責對CC1000的初始化,在等待狀態時接收C805lF020的數據包,并通過CC1000發送。
2.1 主控制模塊程序設計
主控制模塊程序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對熱電偶的輸入模擬信號進行采樣,然后進行查表,以將查表數據轉換成溫度數據并打包。當發送標志允許時,寫入FLASH保存,同時通過串口發送給Atmegal6。其系統軟件模塊流程圖如圖3所示。
本系統在上電復位后,應首先對C8051F020的各功能模塊進行初始化。包括串口0、串口1、AD轉換器、計數器TO、Tl、T2和中斷程序等。系統每50 ms通過12位AD轉換器對輸入信號進行一次采樣,并將采樣信號查表轉換成溫度數據。然后對數據加上幀頭,幀尾和校驗位。最后將幾幀數據打成一個數據包。
波峰焊相關文章:波峰焊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