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H.323高性能MCU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H.323高性能MCU的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0-03-3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H.323協議的Openh323開源視頻會議系統中源容納終端有限,圖像質量差等缺陷,在VC++6.0開發平臺上,采用幀緩沖映射軟交換技術改進源碼中的,提高其存儲轉發的能力,從而增加參與視頻會議的終端;在占用較少CPU資源的同時,有效提高其傳輸速率,并縮短了傳輸時延,取得了良好的測試結果。
        關鍵詞:H.323;OpenH323;;幀緩沖映射;軟交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3400.htm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的硬件,特別是CPU主頻的不斷提升,軟件的音、視頻編碼效率也越來越高,因此考慮到成本與各方面的因素,軟件MCU必然成為以后的主流方向。但現今大多的MCU都是軟硬件相結合,純軟件的MCU很少且效率不高。
        當前H.323視頻會議系統大都是以Openh323協議庫為基礎開發的視頻和語音傳輸系統軟件。Openh323是由澳大利亞Equivalence Pty Ltd.公司組織開發的,能基本的H.323協議框架,在Openh323 V4中,基于視頻緩存池的MCU最多只能處理合成4路終端,不能適應現今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重新MCU的架構,便成為研發軟件MCU的關鍵。

        l 源MCU的缺陷和不足
        (1)OpenH323中源MCU只能形成不超過4個終端畫面的圖像。其中,4×1為CIF格式(352×288);l×1為QCIF格式(176×144),因此視頻混合存在兩種不同方式,包括QCIF格式源圖像混合成CIF格式圖像以及CIF格式源圖像混合成CIF格式圖像,如圖1所示。


        當源圖像為QCIF格式時,源圖像大小正好是混合后圖像大小的1/4,這時可以將源圖像整幅地拷貝到混合圖像的相應位置;當源圖像為CIF格式時,源圖像與混合后圖像的大小一樣,因此源圖像3/4的像素必須被丟掉,采用的方法是:對源圖像在水平方向進行隔點采樣,在垂直方向進行隔行采樣。這樣處理之后,源圖像大小也正好是混合后圖像大小的1/4,雖然圖像的分辨率已經下降,但是保持了源圖像畫面的完整性;如果將MCU變成可容納16個終端的顯示畫面,在將QCIF源圖像轉換為CIF的合成圖像過程中,只能將源圖像的采樣點按倍數減少。也就是將CIF格式等分為16份,相當于用88×72的像素點去存儲176×144 QCIF圖像,合成圖像顯示的像素點只有源圖像的1/4;如果將MCU可容納的終端數目擴大為32,甚至更多時,圖像的清晰度將大打折扣。
        (2)傳統軟件MCU的架構是從硬件MCU繼承過來的,MCU包括MC和MP部分。MC部分對終端進行連接控制以及邏輯通道的管理;MP部分對音頻進行混合,視頻進行合成。傳統MCU的如圖2所示,這種架構適用于硬件MCU;但對用軟件的MCU并不太適合。用軟件的MCU的編解碼都是通過CPU來運算的,這樣必然增加CPU的運算負荷。例如:要編碼一路30 f/s的CIF(352×288)圖像,大概編碼后的字節數為30×352×288×2=6 MB,CPU要處理如此大的視頻數據量,經測試,P4-2.6 G的CPU在這種架構下,最多支持5路終端,如超過5路,CPU運算負荷過大,其資源基本耗盡,圖像合成的效果嚴重下降。


        因此,要實現的MCU,必須把MCU對多路音、視頻編碼的大數據量處理的工作環節轉移到各個終端上,讓終端對相應的音、視頻編碼進行處理,而MCU只對各路的音視頻流進行存儲轉發,這樣才能減輕MCU的負荷,從而提高系統的整體效率。

        電能表相關文章:電能表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增城市| 皋兰县| 龙川县| 响水县| 易门县| 阜平县| 沈丘县| 于田县| 大名县| 景谷| 天镇县| 通河县| 海阳市| 鄂州市| 团风县| 绩溪县| 东海县| 无锡市| 木里| 资阳市| 济南市| 页游| 达州市| 如东县| 康乐县| 长沙市| 桃园市| 娄底市| 徐汇区| 淳化县| 闽清县| 金沙县| 应用必备| 江陵县| 八宿县| 乌苏市| 军事| 新绛县| 介休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