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用可編程測控網絡設計
引導程序的主流程圖如圖5所示。引導主程序中包含系統初始化、串口設置及讀下載標志等程序。在引導程序的中斷程序中(如圖4)包括程序下載命令的解釋程序和代碼的下載操作。為了編程方便,下載的程序代碼都是ASCII碼,這樣可以方便地定義一些控制字符。下載的簡單協議為“AAH(下載命令)+程序代碼(以ASCII 碼形式)+1BH(文件結束符)+異或校驗和”。當中斷程序接收到二進制數AAH時,即認為接收到程序下載的命令,并在中斷程序中以查詢的方式接收數據,依次將接收的代碼轉化為二進制數后放入以8000H為首地址的數據空間,同時產生接收數據的校驗和。而當接收到1BH結束符時,則認為所下載的程序代碼已結束,并準備接收校驗和。當程序代碼接收正確,在中斷程序中依據所讀出的下載標志設置新的下載標志,然后改變堆棧指針,使串行中斷退出,并使PC指針指向8000H,開始運行下載的程序。中斷退出代碼如圖4所示。當串行中斷接收的命令不是程序下載命令,則在中斷程序直接跳至中斷映射區的串行中斷入口8023H,執行相應的串行中斷程序。
4 上位機軟件的編程
上位機軟件可以采用Delphi開發工具編寫基于Windows95/98/2000平臺下的串行通訊程序。MSCOMM32.OCX控件是微軟公司在VB和VC開發軟件中隨帶的串行通信控件,該控件屏蔽了通信過程中的底層操作,程序員應用時只需設置和監視該控件的屬性和事件即可完成對串行口的初始化和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工作。在Delphi5.0中已將它重新定義為TMSComm類。在應用可編程測控網絡的設計中需要發送與接收控制字符,這些控制字符有可能包含ASCII值大于80H的字符,因此要求上位機軟件既能接收二進制數據又能發送二進制數據。在TMSComm類中有一項InputMode屬性,當設置InputMode=1時,數據是以二進制方式取回,而發送二進制數據則需要依照TMSComm類的規則通過動態數組和變體的方法實現。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發送和接收二進制數據的例子程序:
串口設置
mscomm1.Comport:=1; //操作對象為串口1
mscomm1.Settings:=’9600,N,8,1’; //設置串口參數
mscomm1.Rthreshold:=1; //收到1個字節后觸發串口事件
mscomm1.inbuffercount:=0; //清串口接收緩沖區
mscomm1.OutBufferCount:=0; //清串口發送緩沖區
mscomm1.PortOpen:=true; //打開串口
發送例程:
var
MyFlexibleArray : array of byte; //定義動態數組
outputdata: variant; //定義變體
begin
SetLength(MyFlexibleArray,1); //在使用動態數組前必須設置它的長度。
MyFlexibleArray[0]:=$AA; //將待發送二進制數放入數組
outputdata := myFlexibleArray; //將動態數組賦給變體
mscomm1.Output:=outputdata; //將變體中的二進制數0AAH發出
end;
在串口事件中接收數據例程
mscomm1.Inputlen:=1; //每次從接收緩沖區中讀1個字節數據
mscomm1.InputMode:=1; //以二進制方式接收數據
inbuf:=mscomm1.input; //讀緩沖區,將數據接收至inbuf變量
本文所述的在應用可編程測控網絡的設計已在FWC-2型大壩自動監測系統中實際使用。該系統基于RS-485網絡,可以管理255個測量模塊的數據采集和程序下載。運行結果表明,該方案具有設計簡單、技術成熟、開發迅速等優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