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片機的多參數測量儀設計

利用圖3所示電路可由文氏電橋正弦波振蕩器產生一定頻率的正弦波,圖3中由運放U8A及外圍電阻和電容構成文氏電橋,其輸出頻率的理論值為f=1/(2πRC),在電源電壓不變的條件下,該振蕩器具有穩定的頻率及振幅。且正弦波輸出后,經電壓跟隨器驅動,即可作為電感表的信號源。信號源可輸出到Rx(檔位電阻)與Lx(被測電感)的串聯電路中,此時電感產生的感抗為:ZL=2πfL。根據分壓原理,在已知電壓和已經選好已知值的Rx時,如果測出了電感兩端的交流電壓,由于電感感抗與電感量成正比,因而就可得出電感量。該交流電壓經U8C運放與外圍電阻組成的放大電路放大后,再經帶通濾波器濾波,最后經線性整流器整形后即可轉換為直流電壓送入單片機。單片機經AD采樣可得到該直流電壓,再經計算得到電感量。
在電感測量時,根據量程的不同可分為5個檔。將被測電感Lx接入電路中后,通過輸入電壓大小的判斷,可由單片機向模擬開關發送控制信號以選擇檔位。

頻率測量可利用單片機的捕獲功能,外部輸入的信號經過整形放大濾波分頻等處理后,可將輸出的方波信號送入單片機,圖4所示是其頻率測量電路。事實上,當一定頻率的信號從IN端輸入電路中時,經二極管限幅,再經RC濾波,然后送入到由LM358運放構成的比較器中,即可輸出方波信號。該方波信號經74HC14整形,再經74HC393分頻,最后可輸入到單片機中。該測量電路中利用74HC393分頻的目的在于,如果輸入信號的頻率過高,則單片機無法準確快速地捕獲到該信號,因此,可通過分頻減少高頻信號的測量誤差,同時提高測量的實際可行性。

相位差測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頻率信號的測量。它可將不同相位的信號整形為方波信號送入單片機,這樣就可將相位差的測量轉變為求方波的脈寬,圖5所示是其相位差測量電路。該電路將兩路信號輸入到電路接入端,再分別經限幅、濾波和整形處理,然后將得到的兩路方波信號各自輸入到單片機的兩個捕獲端口。
之后,在單片機中經過計算,即可得到脈寬以及周期,最終得到兩個周期穩定的模擬輸入信號之間的相位差。圖6所示是其相位差波形圖。

在圖6中的兩路相位不同的方波信號中,T1為信號1的上升沿到來時的時刻,T2為信號2上升沿到來時的時刻,如果可同時得到方波信號的周期T,則它們之間的相位差的理論計算公式為

這樣,只需要得到這兩路信號的上升沿時刻及其周期,便可計算出它們的相位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