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單片機的溫室測試系統設計
本系統是溫室群的監控系統,它是由多臺前沿機和主控機構成的網絡組成的。因此系統的狀態監視、環境控制等都是通過網絡通信來實現的。所以,前沿機的通信電路是系統重要組成部分。
溫室群環境監控系統的實時性要求不高,傳輸的信息量也不太大,因此串行異步通訊可以滿足其通訊需求,并且具有線路簡單,易于實現的優點。本系統采異步通訊。溫室群環境監控系統要求遠距離數據傳送,對數據傳送速率要求不太高并要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因此RS-422最適合系統的要求。適當降低傳輸速率,如9600bit/s,可以使傳送距離達到1200m以上,完全滿足系統要求。主控機口通信采用主機板上空閑的標準25芯COM2 口,進行電平轉換后掛接RS-422總線。使用這種轉換器時可以使用與RS-232相同的通訊軟件而無需進行修改。其引腳定義如表8所列。
本系統采用RS-422與TTL電平轉換常用芯片:傳輸線驅動器SN75174;傳輸線接收器SN75175,SN75174是一具有三態輸出的單片四差分線驅動器。SN75175是具有三態輸山的單片四差分接收器。它們的設計符合EIA標準RS-422規范,適用于噪聲環境中總線線路較長的多點傳輸。芯片采用+5V電源,與其他芯片一致。通信線路采用標準RS-422九芯插接件。電路如圖5所示。
2.7 監控網絡
本系統采用總線型監控網絡。總線型拓樸結構如圖6所示。在總線型控制網絡中,主控站通過總線來訪問各個前沿機。只有主控站有權控制總線,而各前沿機則不可以,并且各個前沿機之間不能直接進行通信。這種拓樸結構的特點是:數字化的數據通過串行輸入/輸出總線進行傳送;通訊協議采用RS232,RS422,RS485等;系統擴展較為靈活:通信速率較低。
2.8 44780顯示模塊
本系統采用44780驅動的LCD,HD44780(KS0062)是用低功耗CMOS技術制造的大規模點陣LCD控制器(兼帶驅動器),和4bit/8bit微處理器相連,它能使點陣LCD顯示大小寫英文字母、數字和符號等豐富的信息,同時有較強的通用性應用,使用方便,用戶能用少量元件就可組成一個完整點陣LCD系統,送入相關的數據和指令即可實現所需的顯示。
44780顯示模塊有8條數據線,3條控制線,可與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相連,通過送入數據和指令,就可使模塊正常工作,44780顯示模塊和89C51單片機連接電路如圖7所示。
2.9 抗干擾設計
在微機測控系統中,系統抗干擾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工作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因此,抗干擾設計是系統設計的一個主要內容,本系統采用的是由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抗干擾措施。
2.9.1 系統硬件抗干擾設計
(1) 濾波技術
將電源變壓器的進線段加入濾波器,以消弱瞬變噪聲干擾;在直流電源線和地線之間接濾波電容,以抑制電源噪聲。
(2) 去耦電路
存印刷電路板的各個集成電路的電源線端與地線端之間配置去耦電容。
(3) 屏蔽技術
屏蔽技術主要由電場屏蔽,電磁場屏蔽和磁場屏蔽三類,本系統是電場和電磁場
屏蔽的方法。主要使用低電阻材料作為屏蔽材料,把需要隔離的部分保衛起來。磁場屏蔽則應采用高導磁率的材料。
(4) 光電隔離:
再I/O通道上采用光電隔離器,將單片機系統與各種傳感器、開關從電器上隔離開來,很大一部分干擾可被阻擋
2.9.2系統軟件抗干擾設計
對于微機測控系統,僅僅考慮硬件的抗干擾是遠遠不夠的,采取一定的軟件抗干擾措施非常必要,它不儀能降低系統的硬件成本,又可以充分發揮軟件的優勢,使系統具有自我診斷,自我恢復的能力。本系統采用的軟件抗干擾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數字濾波技術,采用數字濾波技術除去輸入信號中所摻雜的各種隨機干擾。 (2) 軟件陷阱技術,當系統受劍干擾,PC值發生變化,程序亂飛等情況,可以用軟件陷阱和看門狗將程序拉回到復位狀態。具體的講,可以在RAM中埋一些標志,在每次程序復位時,通過這些標志,可以判斷復位原因并根據不同的標志直接跳到相應的程序。這樣可以使程序運行有連續性,用戶在使用時也不易察覺到程序被重新復位過。
3 軟件設計
該系統軟件主要由主程序、中斷子程序、數據采集與A/D轉換子程序、顯示子程序、報警子程序等六大模塊組成,因為C語言編寫的軟件易于實現模塊化,生成的機器代碼質量高、可讀性強、移植好,所以本系統的軟件采用C語言編寫,再KeilVision3 Demo版本的集成開發環境下進行編譯連接。
3.1 主程序設計
主程序主要完成硬件初始化、子程序調用等功能,主程序流程圖如圖8所示。
3.2 數據采集子程序設計
數據采集與A/D轉換子程序根據輸入參數對相應的模擬信號進行采樣、量化及處理,并將相應信號的數值返回主程序。
3.3 顯示子程序設計
顯示子程序完成符號、數值的顯示輸出。
3.4 報警子程序
主要實現異常情況下控制告警信號輸山。如當室內溫度升高到某一點時,或濕度低于某一規定值時,音頻報警裝置會發出不同頻率的告警信號,同時相應的指示燈亮(點亮報警指示燈的任務由顯示子程序來完成),以引起工作人員的主意。
4 仿真與調試
4.1 仿真器選擇
本系統選用ME-52單片機仿真開發系統,它實時仿真頻率高達33MHz,提供2~24MHz的時鐘信號。同時它提供64KB程序代碼存儲器,支持仿真所有程序和數據地地址空間,支持Franklin V3.XX/Keil 6.xx編譯連接工具。具有分別獨立控制項目文件的項目管理器。另外具有VC++風格的窗口駐留,窗口動態切分和工作簿模式窗口界面。
4.2 仿真調試
在仿真調試階段,采用自底向上逐步集成的策略,逐模塊進行仿真測試,在此基礎上逐步集成。譬如可先仿真顯示模塊、測溫子模塊、測濕度子模塊等,然后將仿真成功的模塊逐個加入主程序進行仿真,在仿真過程中發現錯誤,采用分塊壓縮策略,快速找到并改正錯誤;注意在集成過程中出現問題,大多是由于模塊間資源使用沖突引起的。當軟件模塊仿真成功后,可與硬件一起進行在線仿真,此時在調試中出現的問題大多是由于連接線連接錯誤、虛焊、布線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隨著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溫室控制必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文中提出利用51單片機和新型傳感器對溫室環境進行測試,目前原型機己取得成功。調試結果表明,本系統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下一步將住此基礎上開發控制系統,給用戶提供更大的方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