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51單片機的低成本心電監護系統設計

        基于51單片機的低成本心電監護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2-06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2373.htm

        虛擬醫學儀器充分利用計算機豐富的軟硬件資源,僅增設少量專用軟、硬件模塊,便可實現傳統儀器的全部功能及一些傳統儀器無法實現的功能,同時縮短了研發周期。本由兩部分組成:以C8051F320為核心的數據采集裝置和以PC機為平臺的分析處理中充分考慮數據采集裝置體積小、功耗低、操作快捷的要求,因此全部采用SMT封裝的元器件。PC終端通過USB接口接收數據,傳輸速率高;采用圖形編程語言LabVIEW編寫顯示、存儲、分析處理等功能程序。該可實時并提供心動周期,心率等參數,也可進行數據的存儲回放,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系統的軟件開發和硬件與上位機軟件的集成測試表明,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了預期效果。

        2 系統硬件

        該系統由C8051F320數據采集模塊和PC機兩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數據采集模塊主要由采集電路和C8051F320的DAQ接口卡構成,如圖2所示。

        56.jpg

        該模塊通過C8051F320片上A/D轉換器采集經預處理的信號,再將其由USB總線傳輸至PC機顯示。PC機部分主要是軟件,包括通過C8051F320片上USB主機API函數和LabVIEW軟件編寫數據采集圖形用戶界面;實現接收、顯示和處理由數據采集模塊通過USB接口發送采集數據的程序。LabVIEW應用程序和C8051F320應用程序均采用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的USB Xpress開發套件的API和驅動程序實現對底層USB器件的讀寫操作。

        信號屬于微弱信號,體表心電信號的幅值范圍為1~10 mV。在測量心電信號時存在很強的干擾,包括測量電極與人體之間構成的化學半電池所產生的直流極化電壓,以共模電壓形式存在的50 Hz工頻干擾.人體的運動、呼吸引起的基線漂移,肌肉收縮引起的肌電干擾等。采用遙測HOLTER三導聯線和一次性心電電極與人體接觸,能很好地減小運動和呼吸引起的肌電干擾。前端放大器采用具有極高共模抑制比(CMRR)的儀用AD620放大器,放大倍數約為50倍;并采用0.05~100 Hz的帶通濾波器和50 Hz的陷波電路,抑制信號的基線漂移、高頻噪聲及工頻干擾。為了充分利用A/D轉換的精度,在轉換前先將信號放大到A/D轉換電路參考電壓的70%左右,考慮到信號中會附加直流成分,需在A/D轉換電路前增加電平調節電路。個體心電幅度的差異要求電路中設計程控放大電路,又為了便于心電信號的標定和考慮到實際器件放大倍數與理論值的偏差,在程控放大電路前設置一個手動可調的放大電路(1~10倍)。

        綜上分析,心電采集與程控放大部分應包括:AD620前端放大、0.05~100 Hz的帶通濾波、50 Hz陷波、手動放大、程控放大和電平提升等電路。其中程控放大功能利用CD4051電子開關的數字選通實現,具有1~50倍的調節范圍。

        為減少系統功耗,應采用低功耗、集成度高的器件。該系統選用C8051F320單片機作為數據采集卡的核心部件。該器件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號系統級器件,具有與8051兼容的高速CIP-51內核,與MCS-51指令集完全兼容,片內集成了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常用的模擬、數字外設及USB接口等其他功能部件。外部電路簡單,易于實現,如圖3所示。

        57.jpg

        心電電極將得到的信號經濾波和可變增益放大器放大后送至C8051F320單片機,單片機將得到的模擬心電信號實時轉換為數字信號,采集到的數據通過USB接口傳給PC機,進一步分析處理信號數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浦江县| 屯昌县| 进贤县| 五莲县| 博客| 革吉县| 鱼台县| 靖远县| 黄山市| 筠连县| 武定县| 馆陶县| 太谷县| 灯塔市| 临沂市| 盖州市| 花莲市| 巴中市| 宝兴县| 永修县| 乌海市| 科技| 涪陵区| 巩义市| 七台河市| 久治县| 大渡口区| 沛县| 罗平县| 伊金霍洛旗| 建瓯市| 永吉县| 临桂县| 根河市| 勃利县| 无棣县| 资中县| 望谟县| 泸州市|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