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單片機開發中的一些實用技巧(下)

        單片機開發中的一些實用技巧(下)

        作者: 時間:2012-02-06 來源:網絡 收藏

          6. 點擊Rebuild target(重建所有目標文件)可得到編譯結果。

          7. 將生成的test3.hex文件再燒錄到89C51中,將89C51芯片插入到S2型試驗板上,通電運行后,右邊的數碼管從0至9開始循環顯示。顯示到5時,按一下RESET鍵,右邊的數碼管從5起繼續計數顯示(注意:這次不是從0開始),實現了熱啟動后的繼續計數功能。

          這種技術非常有用,如因干擾等因素導致“看門狗”動作后(即熱啟動),不會將原來正在處理的數據丟失,從而可繼續工作下去。可能有的讀者會問,一旦干擾沖毀了數據,那么繼續工作的這些數據可能是錯誤的,豈不是錯上加錯。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采取數據冗余的辦法,如正在計數的值由兩個內存單元保存(例如本例中的counter1與counter2),使用時兩個內存單元數據進行對比,一旦不等說明干擾破壞了數據,可進行出錯處理,否則可認為數據正確有效。

          三。絕對地址訪問

          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抗干擾能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抗干擾能力強的可在復雜的工業環境中正常工作。而抗干擾能力差的單片機,輕者表現為工作失常多,工作效率低下,重者根本不能運行,經常死機。上海AVR單片機培訓因此一個單片機系統設計的好壞,與其抗干擾能力的大小有直接的關系。

          為了提高RAM區數據的可靠性,我們可在兩個相隔較遠的RAM單元(如20H、75H等)建立兩個標志flag1、flag2,初始化時寫入標志字(如88H),取用RAM數據時首先比較兩個標志是否相等,若不等說明RAM區數據可能出錯,此時程序跳轉到出錯處理子程序,否則正常執行。這種方法使得程序執行時的數據可靠度較高。上海FPGA/CPLD培訓這牽涉到C語言中的絕對地址訪問,下面介紹三種方法。

          1.使用_at_關鍵字

          其用法較簡單,在數據聲明后直接加上_at_及地址常量即可。但使用時應注意,絕對地址變量不能被初始化,bit型函數及變量不能用_at_指定。

          例1:

          #include P>

          static unsigned char data flag1 _at_ 0x0020;//將兩個標志定位于20H、75H

          static unsigned char data flag2 _at_ 0x0075;

          /******************/

          void main()

          {

          //進入主程序初始化時將flag1、flag2置為0x88

          flag1=0x88; flag2=0x88;

          while(1)

          {

          if((flag1==0x88)(flag2==0x88))//標志相等

          {//正常工作過程}

          else

          {//出錯處理}

          }

          }

          2.使用指針的方法

          例2:

          #include P>

          char data *point1;//定義兩個指向data區的指針

          char data *point2;

          /******************/

          void main()

          {point1=0x20;point1=0x75;//指向20H、75H單元

          //初始化時將標志*point1、*point2置為0x88

          *point1=0x88; *point2=0x88;

          while(1)

          {

          if((*point1==0x88)(*point2==0x88))//標志相等

          {//正常工作過程}

          else

          {//出錯處理}

          }

          }

          3.使用#include聲明的絕對宏 P>

          例3:

          #include P>

          #include P>

          /******************/

          void main()

          { //初始化時將標志DBYTE[0x20]、DBYTE[0x75]置為0x88

          DBYTE[0x20] =0x88;DBYTE[0x75]=0x88;

          while(1)

          {

          if((DBYTE[0x20]==0x88)(DBYTE[0x75]==0x88)) //標志相等

          {//正常工作過程}

          else

          {//出錯處理}

          }

          }

          四.C語言調用匯編語言

          為了能使C語言調用匯編語言,必須使匯編程序象C程序一樣具有明確的邊界、參數、返回值和局部變量。為了使匯編程序段和C程序兼容,應為匯編程序指定段名并進行定義。如要傳遞參數,則必須保證匯編程序用來傳遞參數的存儲區和C程序使用的存儲區一致。并且在調用的C語言中進行聲明。函數名的轉換規律見表1。接收參數寄存器見表2。返回值類型與寄存器對照見表3。

          函數名的轉換規律

          主函數中的聲明 匯編符號名 說明

          Void func(void) FUNC 無參數傳遞

          Void func(char) _FUNC 帶寄存器參數傳遞

          Void func(void) reentrant_?FUNC 重入函數包含棧內參數傳遞

          表1

          接收參數寄存器

          參數序號charintLong,float通用指針

          1R7R6、R7R4~R7R1~R3

          2R5R4、R5--

          3R3R2、R3--

          表2

          返回值類型與寄存器對照

          返回值類型寄存器說明

          BitC(標志位)由具體標志位返回

          Char/unsigned char/1_byte指針R7單字節由R7返回

          Int/ unsigned int/2_byte指針R6、R7雙字節由R6、R7返回,高位在R6中,低位在R7中

          Long/ unsigned longR4~R7四字節由R4~R7返回,高位在R4中,低位在R7中

          FloatR4~R732bit IEEE格式,指數和符號位在R7中

          通用指針R1~R3存儲類型在R3中,高位在R2,低位在R1

          表3

          下面通過兩個實例說明。

          例4(無參數傳遞):

          1.按照Keil的使用方法,建立工程文件并添加C51編寫的主程序test4.c(圖5)。

          /*------------程序名test4.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高密市| 兴安县| 泗阳县| 南丹县| 建始县| 新密市| 琼海市| 肇源县| 哈巴河县| 达孜县| 鲜城| 惠来县| 台东市| 丹阳市| 宜良县| 香河县| 广宗县| 汤原县| 上栗县| 阿坝县| 长治县| 昌吉市| 拉萨市| 潢川县| 厦门市| 清水河县| 曲靖市| 射洪县| 福鼎市| 水富县| 呼和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 中阳县| 许昌县| 新竹市| 登封市| 广汉市| 贵州省| 文成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