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串行通信波特率的自適應實現方法
在串行異步通信中,目前實現波特率自動檢測并適應的設計思想有多種,可是他們或者需要額外的硬件支持,或者實現時方法繁雜且軟件開銷大。文章介紹了一種簡單可靠的用軟件實現波特率自動適應的方法,并給出了仿真調試電路原理圖,給出了同步程序的詳細框圖。該方法提高了波特率解調的便捷性和兼容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2120.htm1 仿真電路
SST89C54/58單片機是MCS-51系列單片機的派生產品,他們在指令系統、硬件結構和片內資源上與標準8052單片機完全兼容。實際上 SST公司的SST89C54/58是一款使用非常方便51系列單片機,如不考慮其看門狗定時器和內部Flash程序存儲器,可以將其看成是一個可在線編程的標準8052單片機。圖1為實現串行通信仿真調試硬件原理圖,這是一個通用的串行通信接口電路INT0腳用來啟動從機同步適應。同步建立后的數據傳送過程中外部中斷0被禁止,而一批數據傳送完畢后進入待機監控狀態時則開 放外中斷。
2 波特率自適應實現原理
2.1 波特率
對于8052單片機,串行通信用定時器1或定時器2作波特率發生器,波特率取決于他們的溢出率。當串行口在工作方式1,3,用定時器1作波特率發生器時, 則波特率計算如下:
當定時器1工作方式2時,n=8,X為定時器1初值。
當定時器1工作方式1時,n=16,X為定時器1初值。
若用定時器2作波特率發生器時,則波特率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X為定時器2的初值。
2.2 波特率自適應原理
主機端要求和從機建立通信時,先發送同步字符80H,從機根據此同步字符來計算當前的通信速率,并設置此值為本從機的波特率,從而完成通信速率的自適應。以串行通信方式1為例,他是一個10位的數據格式,如圖2所示。
所以,在發送同步字符80H時,在數據線上他所呈現的電平狀態如圖3所示。
從機通過檢測本機RXD引腳的信號,并利用定時器對RXD信號的低電平進行寬度測量,其負脈寬時間TDOWN剛好是8位數據的寬度,這有利于波特率發生器初值的計算。采用定時器0方式1并置初值0對TDOWN進行定時,可得計數值TH0,TL0,用XT來表示,設從機晶振為f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