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技術在單片機系統設計中的應用
一般來說,監控程序的基本結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初始化部分;另一部分為監控循環實體。本系統把監控實體放在了定時中斷子程序中,分析如下:(1)定時中斷發生后,首先進行例行操作,即保護現場、重裝定時器、調整系統時鐘和執行定時作業等;(2)鍵盤查詢和外圍設備的信號輸入:通過訪問鍵盤獲得有效的鍵盤操作信息或接受到外圍設備的有效信號,根據實際情況分別處理;(3)刷新顯示:單片機執行了一些功能模塊,系統的狀態和某些參數即發生了變化,本模塊則將這些變化從顯示屏上反映過來。(4)中斷返回:恢復現場,返回主程序。
把監控實體放在了定時中斷子程序中,當主程序在完成自檢和初始化之后沒有監控任務,便有了進入睡眠狀態的條件,這樣有利于節電和抗干擾。其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4 監控實體流程圖
3、結束語
本系統的設計采用了面向對象的分析技術,為同一類型的外部設備提供了統一的硬件和軟件接口,可作為單片機系統的通用平臺。在使用本系統時,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加載某些模塊對象(如A/D模塊對象)和相應的驅動,并可以通過該系統自帶的編程環境來編寫自己的程序,大大并且縮短了單片機系統設計的時間,提高了單片機系統設計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維興.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程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
[2] 周航慈.單片機應用程序設計技術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