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T91RM9200的ARM Linux的移植方法

        基于AT91RM9200的ARM Linux的移植方法

        作者: 時間:2012-04-11 來源:網絡 收藏

        4. 內核的下載和執行

        要想使目標板的系統脫離交叉開發環境,直接在目標機上本地啟動運行,必須通過U-boot將U-boot映像,內核映像和RAMDISK 映像燒寫到FLASH中,因為使用U-boot引導程序需要使用U-boot格式的內核映像和RAMDISK映像,可以通過以下命令來實現:
        ($U-BOOT-PATH)/tools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gzip –a 0x20008000 -e 0x20008000 –n “linux-2.4.19”-d linux.bin.gz uImage
        ($U-BOOT-PATH)/tools/mkimage-A arm -O linux -T ramdisk -C gzip –a 0x21100000 -e 0x21100000 –n “RAMDISK”-d ramdisk.bin ramdisk

        通過U-boot將uImage和ramdisk燒寫到flash相應的分區中去,燒寫到flash相應分區的地址如圖7所示:燒寫完畢后設置u- boot的環境變量,讓系統自動啟動,系統復位后,系統就可以完全自動從本地flash啟動了,啟動后,進行地址映射,u-boot會把u- boot壓縮映像,kernel壓縮映像,ramdisk壓縮映像全部拷貝到SDRAM的相應地址,SDRAM的映射地址如圖8所示,這時系統完全在SDRAM中運行了,Linux系統真正啟動起來了。

        5. 總結

        本文根據一個特定的目標平臺,結合的開發經驗,詳細介紹了將Linux構建的嵌入式系統上的主要技術和整個流程,實現了Linux 向目標系統后的操作系統在目標板上運行穩定,并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編寫相應的控制程序,將其應用于實際工業控制中。掌握這些技術,對于開發嵌入式系統十分重要,對開發其他類型的嵌入式系統同樣具有參考意義。

        本論文作者創新點:從軟件與硬件的相互關系, 硬件對軟件的制約、硬件對軟件的支持這個角度對裁減和移植進行了分析,同時在Bootloader(啟動代碼)的移植,Kernel(內核)的裁減和移植過程中,把代碼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和硬件相關的部分,一部分是和硬件無關的部分,這樣做不僅思路清晰,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

        參考文獻:
        [1] 許先斌, 熊慧君, 李淵, 楊芬. 9 的嵌入式Linux開發流程的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 2006,11:87-90
        [2] 劉振綱,劉成安,盧劍翔. 移植標準Linux 到S3C2410[J] 微計算機信息.2006,32:152-154
        [3] 羅致,王仲東. Linux在平臺上的移植.軟件技術,2006年第25卷第1期
        [4] 李明,ARM Linux的移植過程及分析[J ].電子設計應用, 2003,7
        [5] 劉崢嶸等編著,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詳解[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7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内丘县| 华亭县| 东乌珠穆沁旗| 巩义市| 和田市| 垦利县| 甘德县| 多伦县| 池州市| 吉安市| 柯坪县| 渭源县| 体育| 高邮市| 铜山县| 宁都县| 叙永县| 澄江县| 封开县| 莱芜市| 滨海县| 宁河县| 衡阳县| 太和县| 霍城县| 吴川市| 武乡县| 黄平县| 越西县| 松江区| 江油市| 无极县| 靖江市| 什邡市| 洱源县| 东乌| 东阳市| 横峰县| 济源市|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