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和Linux的嵌入式打印終端系統
兩個線程的核心代碼如下:
void thread1(void) {
打開串口;設置串口;建立連接;
while(1) {
sem_wait(sem1);
從串口讀書據;
用clinetsocket發送出去;
sem_post(sem2);}
}
void thread2(void) {
打開打印機設備;
while(1) {
sem_wait(sem2);
接收數據;扔給打印機;
sem_post(sem1); }
}
如此可以使兩個線程得以同步運行,并可以執行多次掃描和打印任務。
本文作者創新點及其經濟效益:本系統具有移動性強,功耗低等特點,而且與以往傳統的用PC 機實現的打印終端相比,還具有低成本優勢。能廣泛地應用于超市收銀系統,銀行自動存取款機,等各種工業領域。筆者試驗了一下把802.11g的無線網卡移植到開發板上,并成功實現了和主機的無線通信,使得該系統更加便攜。根據對南京各大學校區內超市的研究調查,此系統估計可產生50萬元的經濟效益。
趙遠東導師評論:該同學在書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參考大量中英文文獻資料,通過對ARM開發板的結構、設計等方面的認知,了解Linux驅動的基本框架,設計出了接口板電路實現了移動終端打印功能,有一定的創新思想和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 SAMSUNG. S3C2410A 200MHz266MHz 32-BIT RISC MICROPROCESSOR USER’S MANUAL [EB/OL]. http://www.samsung.com/, 2004-03. 35,367-408
[2] CORBET J, RUBINI A. LINUX設備驅動程序(第三版)[M].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6. 46-74 TP316.81
[3] 孫瓊. 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開發詳解[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6. 184-191 TP316.89
[4] 田家林,陳利學,寇向輝.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在ARM上的移植[J]. 微計算機信息, 2007,4-2:P60-62.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三維掃描儀相關文章:三維掃描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