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驅動程序如何實現設備函數對外圍設備操作及控制解析方案

        驅動程序如何實現設備函數對外圍設備操作及控制解析方案

        作者: 時間:2012-05-16 來源:網絡 收藏

        其中NULL的項目就是不定義這個功能。可以看出short_ch只提供了read, write, open, release功能。其中write 功能在下面(3)中了,具體的起名為short_write。這些就是真正對進行,不管的時候是多么的復雜,但對用戶來看,就是這些常用的文件函數。

        2.2.3文件函數的實現

        為了便于闡述和分析,把核心空間中的一個長度為20的數組 tbuf[20]做為一個。通過用戶程序對它實現open,read,write,close操作。這個設備的名字我稱為short_ch。我們編寫如下的函數,這個write函數可以向核心內存的一個數組里輸入一個字符串。

        int short_write (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const char *buf,

        int count){

        int retval = count;

        extern unsigned char kbuf[20];

        if(count>20)

        count=20;

        copy_from_user(kbuf, buf, count);

        return retval;

        }

        3設備函數的實現過程分析

        在嵌入式Linux下對設備操作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read、 write、llseek和ioctl 等函數,通過這些函數可以像使用文件那樣使用外部設備。這些函數的實現過程基本上是類似的,下面以write函數為例來分析用戶使用write函數怎么把數據寫到設備里面去。

        3.1應用程序中函數的格式

        用戶程序中的write函數有三個參數,函數格式如下:

        write(int fd, char *buf, int count)

        其中參數fd表示將對之進行寫操作的設備文件打開時返回的文件描述符.參數buf是一個指向緩沖區的指針,該指針指向存放將寫入文件的數據的緩沖區.參數count表示本次操作所要寫入文件的數據的字節數.fd一般大于3,0-2被系統分配給了默認的終端設備.

        3.2中函數的格式

        上面函數定義中我們看到里的write函數有四個參數,函數格式如下:

        short_write (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const char *buf, int count) inode 是設備節點指針,其中有設備號等信息,它能夠告訴操作系統應該使用哪一個設備驅動程序,filp指針中有fops信息,可以告訴操作系統相應的fops方法函數在那里可以找到,后兩項參數和應用程序中的含義相同。

        3.3應用程序中函數和驅動程序中函數的參數傳遞

        從上面可以知道兩個函數參數個數不同,當應用程序的write函數執行時,是怎么調用驅動程序中相應的write函數的呢?其實關鍵是Linux系統內核中的相應函數 sys_write,這也是最不透明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Linux 內核中sys_write的源代碼:

        asmlinkage ssize_t sys_write(unsigned int fd, const char * buf, size_t count)

        { ssize_t ret;

        struct file * file;

        struct inode * inode;

        ssize_t (*write)(struct file *, const char *, size_t, loff_t *); // 指向驅動程序中的wirte函數的指針

        lock_kernel();

        ret = -EBADF;

        file = fget(fd); // 通過文件描述符得到文件指針

        if (!file)

        goto bad_file;

        if (!(file->f_mode FMODE_WRITE))

        goto out;

        inode = file->f_dentry->d_inode; // 得到inode信息

        ret = locks_verify_area(FLOCK_VERIFY_WRITE, inode, file, file->f_pos,count);

        if (ret)

        goto out;

        ret = -EINVAL;

        if (!file->f_op || !(write = file->f_op->write)) // 將函數開始時聲明的write函數指針指向fops方法中對應的write函數

        goto out;

        down(inode->i_sem);

        ret = write(file, buf, count, file->f_pos); // 使用驅動程序中的write函數將數據輸入設備,注意看,這里就是四個參數了

        up(inode->i_sem);

        out:

        fput(file);

        bad_file:

        unlock_kernel();

        return ret; }

        從上面的函數功能可以看出, sys_write函數實現了應用程序中write向驅動程序中的short_write的參數傳遞過程,其中上述注釋語句詳細地闡述了參數由三個到四個的變化過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平南县| 云林县| 扎兰屯市| 抚州市| 黄浦区| 舟山市| 建水县| 辛集市| 黑水县| 达州市| 哈密市| 准格尔旗| 渑池县| 孟津县| 揭东县| 青海省| 荥经县| 徐闻县| 桂林市| 金阳县| 冷水江市| 丹江口市| 太和县| 邯郸市| 建始县| 温州市| 大化| 普宁市| 苏州市| 北辰区| 来凤县| 澎湖县| 桦南县| 诸暨市| 祁阳县| 吴旗县| 舟山市| 九江县| 茶陵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