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2位MCU產業發展趨勢及技術壁壘分析
摘要:MCU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集成電路器件,它集成了CPU、片上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以及信號采集、控制等電路。隨著應用設計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32位MCU將逐步取代8/16位MCU,占據主要市場。本文詳細論述了國內32位MCU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針對國內本產業的發展現狀,指出該產業的技術壁壘,并提出相應的攻克路徑,以推動國內32位MCU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MCU;發展趨勢;技術壁壘
0 引言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電子產品整機生產國,也是MCU的最大應用國,每年的MCU消耗量在20億美元以上。在20億美元的國內MCU市場中,雖然8/16位單片機仍占有主要市場份額,但近年來32位MCU已有了飛速的發展,市場份額也有了穩步的提高。32位MCU的特點是: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等,可以替代目前工業市場和消費電子市場中一些16位MCU。
1 國內外發展現狀
MCU集成了CPU、片上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以及信號采集、控制等電路,廣泛應用于制造工業、過程控制、通訊、儀器、儀表、汽車、船舶、航空、航天、軍事裝備、醫療電子和消費類產品等領域,是最關鍵的嵌入式系統處理芯片。
就MCU產品來說,國際大型半導體公司,如Renesas、NEC、FreeScale、NXP、ST、Ti等,依靠其高品牌聲譽、技術實力、完善的銷售網絡,仍然占據主要市場。同時,隨著應用設計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32位MCU市場正受到市場追捧。眾多知名半導體廠商,紛紛將32位MCU視作策略性產品加以發展。國產的MCU雖已有相當發展,如海爾集成電路、中穎電子、深圳中微等企業已經有相當多的8位MCU產品應用,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檔次的8位MCU領域。對于32位MCU,目前在內地基本還沒有本土芯片提供商。
2 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人們需求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綠色、節能、智能化是家電發展的三大趨勢,尤其是節能與智能化,這跟MCU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實地調研,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發展情況,MCU面臨著以下幾大發展趨勢。
(1)高性能,低價格。物聯網、智能家電等應用,要求MCU不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開環、開關控制,而需要處理更復雜的物理傳感信號,具有更加細膩、智能的控制策略,如TCP/IP等的網絡協議、無線網絡的復雜路由控制以及多線程問題等;同時,豐富的人機界面要求處理器也具有更高的處理性能、分辨率更高的LCD顯示器、細膩的觸摸屏等輸入設備,要求嵌入式系統具有強大的GUI系統的支持。為滿足以上要求需要處理器具有更高性能。相對DSP、FPGA等器件,又應具有成本相對低廉、開發高效的特點。
(2)32位MCU未來還會向多核方向發展。我們知道多核應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數據中心服務器中,但是伴隨密集計算需求的產生,比如汽車電子、圖像處理和視頻監控行業,將會出現多核MCU,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飛思卡爾MPC563xM系列包括32位汽車動力總成MCU,用以改善擁有一至四個氣缸的小型引擎的效率和性能。MPC563xM器件韻MCU核是基于多核PowerArchitecture和DSP引擎技術;另外一個例子是TI達芬奇TMS3 20DM644X數字媒體處理器就是由雙核MCU(ARM9+C64X DSP)組成的。
(3)在8/16/32位之間的無縫移植的技術方案。大量的嵌入式應用過去和今后一段時間還將集中在8/16位機上,但是考慮到市場競爭的加劇,推出高性能的升級產品已經是產品設計初期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便于實現輕松升級的靈活MCU架構將得到歡迎。比如Microchip最新推出的32位MCU PIC32的時候重點強調也是和PIC24/disPIC DSC的引腳、寄存器和外設兼容,新版本的MPLAB開放環境在原有8/16位MCU上增加了32位PIC32支持和16位通用外設API庫,這樣同樣的開放環境在更換MCU的時候只是重新編譯一下代碼就可以運行了,同樣思路的產品線是飛思卡爾的Flexis QE128,包括了8位S08和ColdfireV1的六款內核的升級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