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ortex-M3內核的異常處理機制及其新技術研究

        Cortex-M3內核的異常處理機制及其新技術研究

        作者: 時間:2013-05-09 來源:網絡 收藏

        3.2 器響應遲到

        CortexM3和ARM7在遲到高優先級時的差異如圖6所示。

        當IRQ2正在為執行ISR2保存器狀態時,遲到了一個優先級更高的IRQ1.這時ARM7繼續進行壓棧操作。在壓棧操作完成后,ARM7繼續為執行ISR1進行壓棧操作,然后執行ISR1.其實,兩次壓棧操作所保存的內容是一樣的。因此,CortexM3對這個階段的操作進行了優化,引進了遲到異常技術,只進行一次的壓棧操作。并且在ISR1執行完成之后,CortexM3沒有進行出棧操作,而是通過一個6周期的尾鏈,直接進入ISR2的執行。

        圖6 NVIC對遲到的具有更高優先級異常的響應

        在上面的例子中,ARM7處理器的異常開銷:

        CortexM3處理器的異常開銷:

        其中,TARM7_later和TM3_later分別為ARM7和CortexM3處理遲到異常所用的時間開銷;Ttailchaining為CortexM3處理尾鏈所用的時間。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44周期,節省65%的異常開銷。

        3.3 處理器處理backMtoMback異常

        若一個新的異常在上一個異常寄存器出棧時到來,ARM7和CortexM3的處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CortexM3和ARM7在處理 backMtoMback異常時的差異如圖7所示。ARM7繼續當前的出棧操作,在出棧操作完成后,處理器為執行ISR2進行壓棧操作,然后執行 ISR2.其實,這時候處理器出棧和壓棧的內容是一致的。CortexM3同樣優化了這個階段的操作,引進了尾鏈。當IRQ2到來時,CortexM3立即中止已經進行了8個周期的出棧操作,轉而進行尾鏈操作,然后執行ISR2.

        圖7 NVIC搶占出棧

        在處理backMtoMback異常時,ARM7處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轉換的異常開銷:

        CortexM3處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轉換的異常開銷:

        其中,TARM_btb和TM3_btb分別為ARM7和CortexM3處理backMtoMback異常轉換所用的時間開銷;Tcancel為發生尾鏈時CortexM3已用于狀態恢復的時間。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28周期。其實,CortexM3處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轉換的異常開銷最低可以優化到只用6個周期, 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backMtoMback異常的響應能力。

        結語

        本文闡述了CortexM3處理器的異常處理。通過和ARM7進行比較,量化分析了CortexM3在異常處理方面的優勢,對工程師使用CortexM3的異常處理會有一定參考和幫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江孜县| 叶城县| 高唐县| 白玉县| 夏津县| 桐城市| 东山县| 墨玉县| 铜山县| 舞阳县| 西安市| 贡山| 土默特右旗| 桂林市| 隆尧县| 句容市| 广水市| 永修县| 洞头县| 乐清市| 龙胜| 兰州市| 兴安县| 尉氏县| 承德市| 镇沅| 咸宁市| 拜泉县| 和静县| 青州市| 巩留县| 泰安市| 固安县| 长垣县| 城固县| 通渭县| 灯塔市| 长葛市| 桂林市|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