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和USRP數字對講機收發系統設計
DMR協議棧收發時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0161.htm在PC上主要主要完成的就是DMR通信協議,主要分為三層,物理層主要功能是:比特與符號定義、建立頻率同步和符號同步、構成突發、對基帶信號進行調制解調、實現收發轉換等;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是:突發和參數定義、組幀和幀同步、信道編碼、確認和重傳機制、與兩層之間的接口等;呼叫控制層的主要功能是:BS激活與去激活、語音業務下的呼叫建立、呼叫保持、呼叫終止、單呼和群呼的發送與接收等[6]。在本文中嚴格按照DMR協議規定的幀結構和突發時序進行了設計,突發結構如圖4所示。

每個burst長30ms,包含兩個108比特有效載荷和一個48比特同步或信令域,其中27.5ms承載264比特內容,在傳輸語音時,可以利用兩個有效載荷共216比特承載60ms的壓縮語音信息。另外2.5s分布在左右兩邊,各占1.25s,這樣兩個突發就間隔2.5ms。在上行信道上,2.5ms間隔是保護間隔,作傳播時延和功率放大器的上升時間;在下信道上,2.5ms間隔用作CACH信道,用于傳送業務信道管理信息和低速信令。TDMA frame由兩個burst構成,語音采集器每60ms采集一幀數據。基帶處理模塊進行基帶處理和中頻調制,處理時間小于60ms,其中包括數據收集和寫入緩存的時間。USRP每30ms時間發送一幀數據,與基帶模塊和中頻調制并行進行,接收端作類似的處理。收發的時序轉換如圖5所示。

系統測試
本次開發的數字對講機收發系統經過實際測試,可以正常進行單呼,組呼語音通話,通話質量較好。測試中系統采取主要參數在表2中已經說明,收發系統實物圖如圖6所示。

本文中對發送端得波形進行了測試,圖7是一個突發的數據波形,圖8是一個TDMA幀的數據波形。可以看出,實際的測試波形比27.5ms多一點,這個是由USRP不穩定帶來的,但一幀數據在上層嚴格控制在60ms,30ms進行一次收發轉換,滿足DMR協議規定的格式。

結論
本文通過對USRP的研究,選取在Windows平臺上,利用軟件無線電架構搭建數字對講機收發系統。通過實際測試表明,USRP在Windows下開發很方便,搭建的數字對講機收發系統能夠進行清晰的單呼和組呼功能。
參考文獻:
[1] 葛林.基于DMR協議的直通模式數字對講機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2] 黃磊.數字對講機基帶軟件設計與實現[D].北京: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1
[3] 黃嘉崴,鐘曉峰,王京.基于GNU Radio 和USRP的路測儀設計[J].通信技術,2011:4-44
[4] Mate, A., Kuo-Hao Lee, I-Tai Lu. Spectrum Sensing Based on Time Covariance Matrix Using GNU Radio and USRP for Cognitive Radio[C].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LISAT), 2011 IEEE Long Island
[5] 項鐵堯.數字對講機實驗平臺的研制[D].北京:清華大學,2009
[6] ETSI TS 102 398 v1.1.2(2008-05)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模數轉換器相關文章:模數轉換器工作原理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數字濾波器相關文章:數字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