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從容應對FPGA挑戰
最近FPGA廠商在其產品中加入了更多的DSP功能,FPGA也可以實現以往由DSP來實現的標準和算法,在復雜的應用中FPGA可以用作DSP的協處理器分擔DSP的處理任務,有些應用FPGA甚至可以替代DSP。對這一趨勢,DSP廠商也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TI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DSP業務發展經理鄭小龍先生表示,FPGA屬于硬件可編程器件,而DSP是軟件可編程處理器,因此不難理解FPGA在發展中確實需要考慮增加軟件處理單元以增加實現一些算法標準的靈活性。當然在一些復雜的應用中DSP也確實需要增加一些處理單元來協調工作,而FPGA自然是一種選擇。不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FPGA還是難以取代DSP的,特別是對于批量生產的產品往往FPGA的價格偏高。另外基于DSP的產品的更新換代較FPGA要容易得多,因為在DSP的產品規劃中硬件結構不會有太大變動,而軟件具有更多的兼容性和再用性。
ADI公司會聚平臺與業務部亞太區市場業務總監Todd Borkowski先生的看法與鄭先生類似,他強調與ASIC和FPGA相比,DSP是完全軟件可編程的,這種靈活性允許實時更新設計,從而縮短了終端產品的重復設計周期,同時FPGA與DSP相比,價格上沒有優勢。
鄭小龍先生介紹說,TI與FPGA廠商有許多合作,其中包括業界知名的FPGA廠商 Xilinx和Altera。其實在多次TI開發商大會(TI Developer Conference)上,這兩家公司都作為TI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被邀請參加,并進行技術演講和方案展示。TI與他們的合作都是本著優勢互補的原則,其中的合作方案大多是針對通信和視頻的DSP與FPGA的組合應用。
采用改進的哈佛結構的DSP芯片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相互分離,處理指令和數據可以同時進行而提高處理效率。另外通過流水線技術,將取指、取操作數、執指等步驟的指令時間重迭起來以加快運算速度。作為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的FPGA器件由存儲數據的觸發器和復路器等組成,各功能塊可以同時工作,從而實現指令級、比特級、流水線級甚至是任務級的并行執行以加快計算速度。雖然同為可編程芯片,但其實現方式和解決方案不同,在未來的市場上競爭不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