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路燈的照明機理

        路燈的照明機理

        作者: 時間:2011-12-14 來源:網絡 收藏

        光除了照射路面和人行道之外,其余均為無用光并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燈具的設計應力求將燈光投射到路面和人行道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8757.htm

          一 的光分布

          從下圖可見,光除了照射路面和人行道之外,其余均為無用光并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燈具的設計應力求將燈光投射到路面和人行道上。

          圖1 路燈光分布

          二 路面分析

          宏觀地看路面是一個平面,但是微觀的看路面有許許多多‘小洼兜’。沒有這些‘小洼兜’,汽車行駛在路面上摩擦力變小,會打滑;有了這些‘小洼兜’,便形成了路面的許多特點。

          圖2 路面光反射圖

          (1)光線射到路面后,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反射,反射的狀況與路面的形狀有關;由于路面宏觀地看基本上是個平面,因此,相當一部分光線大致遵從反射定律。其反射角大致與入射角相近;

          (2)由于地面的微觀形狀是不規則的、凹凸不平的,因此光線射到此處后形成漫反射;

          (3)隨著光線入射角度的增大,洼兜處被遮擋的部分越來越多,微觀形狀的影響越來越小,即漫反射的成分變小,而規則反射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形成了以反射光居多的部分漫反射光。也就是說:在大角度入射光照射下,當路面得到相同的照度時,它具有更大的亮度值。

          圖3 光大角度入射

          (4)路面的新舊和干凈與否對路面的漫反射狀況也有影響;因為舊路面的顏色變淺,減少路面的吸收,增大反射比重;同時

          舊路面洼兜部分變小,積塵的路面使洼兜變淺,兩者都會增大規則反射的比重。

          (5)有雨水的路面洼兜被水面填平,鏡面反射的比重大大增多,形成了刺眼的路面反射光。

          三 駕駛員的觀察場景

          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因為它關系到行車安全和速度。

          (1)駕駛員觀察視線的確定:

          根據安全剎車距離和駕駛員觀察舒適性的綜合考慮,我國和國際上將觀察視線定為水平向下1°; 根據大小車司機的座位高度的綜合考慮,司機眼睛的高度定為1.5米(美國為1.45米)。 在此規定下,駕駛員視點位于前方86米處;

          (2)駕駛員看到的是路面上各路燈照射到路面后的綜合效果,而不是單一路燈的貢獻;

          圖4 多燈照明的綜合效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機理 照明 路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南华县| 万盛区| 马边| 息烽县| 新野县| 阿克苏市| 醴陵市| 蒙自县| 陈巴尔虎旗| 涿鹿县| 秀山| 鞍山市| 肇源县| 庆云县| 彭泽县| 晋城| 伊宁县| 灵台县| 汉源县| 湖北省| 辉南县| 虎林市| 城市| 高要市| 宜春市| 宜兰县| 信丰县| 石林| 井研县| 鄂托克前旗| 天台县| 贡觉县| 公主岭市| 定安县| 马关县| 嘉荫县| 柘城县| 安陆市| 合山市|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