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智能可視對講監控系統設計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智能可視對講監控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1-08 來源:網絡 收藏

        三、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6803.htm

        系統采用了兩套獨立的網絡系統,第一套是485總線半雙工網絡系統,第二套是以太網的局域網。485總線半雙工網絡系統用以連接門口終端、分層器和用戶終端,這主要是從成本上考慮。由于這三部分交換的信息比較少,數據交換的速度要求也不是很高而且實現比較簡單,故采用了這種網絡系統。

        通信采用點對多點方式。通信方式如圖2所示。


        由門口終端發送一幀信息給分層器,分層器接收到以后,被呼叫的分層器將信息分發給本層所有的用戶終端,并等待用戶終端的確認。被呼叫的用戶終端收到信息后,立即發送確認信息給分層器,分層器收到以后,給門口終端發送確認信息。門口終端收到分層器的確認后,打開攝像頭和音頻麥克風,此時雙方可以進行對話。

        系統采用了分層器來轉發信息幀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當掛接在485總線上的用戶太多時出現超負荷而導致死機現象。信息的幀結構由5個字節組成,第一個字節記錄層信息,第二個字節記錄用戶終端號信息,第三和第四個字節為校驗和,第五個字節為控制標志,在這個字節中的前3位保留,后5位為標志位,即同步標志1、同步標志2、確認標志1、確認標志2和錯誤標志。門口終端在發送的同時置位SYS1=1,分層器轉發時,置位SYS2=1。同樣用戶確認時置位ACK=1,分層器確認時置位ACK2=1。當出錯時系統置位ERR=1,以便進行相應的處理。

        第二套網絡系統是基于以太網的局域網,主要完成的通信功能,如圖1所示。該系統采用RTP協議對視頻數據(采用H.26 1編碼)進行封裝,利用H.22 5建議來打包和傳送這些信息流(視頻流和其他的控制信息流),用RTCP協議來保證服務的質量。

        四、系統硬件和軟件

        1、系統硬件

        在這里我們主要給出比較復雜的門口終端,其硬件的組成原理如圖3所示。


        當門口終端檢測到有鍵按下時,按鍵信息被合成幀格式并通過485總線發送到分層器上。同時門口終端的攝像頭被門口終端的按鍵所啟動,其視頻信號被采樣并送到DSP芯片進行壓縮。壓縮后的視頻流按照RTP和H.225協議打包,最后通過以太網端口發送到網絡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济阳县| 塘沽区| 仪陇县| 萍乡市| 通州区| 新泰市| 昌黎县| 岢岚县| 清流县| 津市市| 岳池县| 中江县| 铜鼓县| 汝城县| 漳州市| 辉县市| 新邵县| 舟山市| 晋州市| 柳州市| 衡东县| 鄂尔多斯市| 陆川县| 新泰市| 马关县| 嘉荫县| 寻甸| 南澳县| 长子县| 安顺市| 育儿| 姜堰市| 綦江县| 财经| 武清区| 巴里| 新泰市| 岳阳县| 囊谦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