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人聲效果的調音處理概述

        人聲效果的調音處理概述

        作者: 時間:2011-12-30 來源:網絡 收藏

        延時、合唱、鑲邊、回音等的可調參數都差不多,具體有以下幾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5951.htm

          *延時時間(Dly),即主延時電路的延時時間調整。
          *反饋增益(FB Gain),即延時反饋的增益控制。
          *反饋高頻比(Hi Ratio),即反饋回路上的高頻衰減控制。
          *調制頻率(Freq),指主延時的調頻周期。
          *調制深度(Depth),指上述調頻電路的調制深度。
          *高頻增益(HF),指高頻均衡控制。
          *預延時(Ini Dly),指主延時電路預延時時間調整。
          *均衡頻率(EQ F),這里的頻率均衡用于音色調整,此為均衡的中點頻率選擇。

          由于延時產生的都比較復雜多變,如果不是專家,建議使用設備提供的預置參數,因為這些預置參數給出的效果一般都比較好。

          聲激勵

          對音源信號進行淺度的限幅,音響便會產生一種類似飽和的音感效果從而使其發音在不提高其實際響度的基礎上有響度增大的效果。

          一些數碼效果器上也配有非線性飽和效果,他就是對信號的振幅處理,模擬大電瓶信號在三極管上的飽和所引起的非線性,從而產生出發硬的音感效果。

          由于限幅失真所引起的主要是產生額外的高次諧波成分,因而新設計的激勵器,為了使其處理效果柔和一些,都是通過在音源中家置高次載波成分來模擬限幅失真,營造不那么嘶啞的聲激勵效果。

          另外,通過一個用于加強高次諧波的高通濾波器對原信號進行處理,然后再疊加在經延時的原信號上,可以營造出音頭清澈的聲效果。顯然、這種處理方式可以產生出不那么嘈雜的激勵處理。

          激勵處理類似于音響設備的過載失真,因而對音源的過量激勵,會產生令人不悅的嘈雜感。由于早期音響設備的保真度都不高,人們已經習慣了那種稍顯嘈雜的音響,而對于音感清潔的高保真度音響,反而不太習慣,感覺其發音過分柔弱。在音源當中,除了一少部分經過專門訓練的人之外,大部分的發言都缺乏勁度,因而這里的激勵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對的激勵處理有下面幾種情形:

          (1)對樂音的激勵處理,其頻譜分布以2500Hz為中點。此種激勵的效果比較自然舒適、對增加音源突出感的作用也比較明顯。
          (2)對人聲鼻音的激勵處理,其頻譜分布以500Hz為中點。此種激勵可以有效地增大人聲的勁度感。
          (3)對人聲800Hz附近進行激勵,可以增加音源的喧囂感,當然此處理方式的使用應十分謹慎,最好是只用于搖滾樂的演唱。
          (4)對人聲3500-6800Hz范圍內的頻譜,不宜使用激勵處理,因為它容易使音源產生令人不悅的嘈雜聲響。
          (5)對人聲的齒音一般應避免使用激勵處理,因為此頻段的失真很容易被人察覺。當然如果是使用激勵效果比較柔和的數字式激勵器,也可以對齒音做輕微的激勵處理,以用于加重齒音的清析感。其處理的頻譜應在7200Hz以上。

          歌唱發音的激勵處理通常要保守一些。在實際的當中,激勵處理的音感效果有可能隨長時間的聽音而逐漸弱化,所以在調節激勵效果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對人聲音源的激勵處理,最好是使用數碼效果處理器。它通常有以下幾項調整參量:

          1.輸入增益(Gmn),用于調節輸入電平,注意此處切勿使設備產生過載。
          2.調諧頻率(Tuning),根據需要處理的頻段,選擇一個合適的頻率。
          3.驅動電平(Drive),用于調整激勵的深度。驅動電平較大時,效果比較嘈雜;驅動電平較小時,效果則比較溫和。
          4.混合比率(Mix),即原信號與效果信號的響度比。

          效果處理的整體規劃

          對人聲音源的精細處理,需要使用1臺全數字式臺,至少3臺數字式效果器和一臺數字式激勵器,其連接方式如附圖所示。

          首先在臺上,使用通道均衡控制單元對人聲進行音色調整,以使其音感得以改善,這里給出幾個常用的例子。

          (1)8OOHz附近的頻段可使人產生某種厭煩感,因而是可在此頻段予以最大為15dB的衰減,頻帶寬度為1/5倍頻程,用于改善人聲發音的總印象;
          (2)68O0Hz附近的頻段可使人聲產生尖嘯、刺耳的感覺,可在此頻段予以最大為10dB的衰減,頻帶寬度為l/5倍頻程,用以減弱齒音的尖嘯感;
          (3)對于發音過亮、有炸耳棍子的感覺者,可在3400Hz處予以最大為8dB的衰減,頻帶寬度為1/3倍頻程;
          (4)對于鼻音過重者,可在500Hz以下頻段適當衰減,衰減帶寬為3倍頻程;
          (5)齒音的超高頻段由于受人耳靈敏度的影響,需對12KHz處提升6dB(頻帶寬度為2倍頻程),其響度才能與人聲的樂音平衡。

          以上均衡處理較適用于現場擴音,如果是多軌錄音或節目轉發,則應將增益的調節量減半。

          均衡調好之后,再調節激勵器。先將激勵器的驅動電平和混頻電平調至最大狀態,頻率調諧放在2500Hz,此時如果其發音已顯嘈雜,或音色過硬,可將驅動電平調低,應注意這種調整有變化的是音源的硬度。如果驅動電平調在較高的位置,而只將混頻電平調低,則高硬度聲響的音響保持不變,但它會被未經激勵處理的原聲略微掩蓋。此一現象在激勵深度很強時比較明顯,其中前一種發音給人的聽感就是原聲,后一種則可產生出兩層聲音,它具有增加人聲層次感的效果。

          一般1臺激勵器只能處理一個頻段,并且很多單一功能激勵器的連接都要求不能并聯,只能串聯。如需對音源的多個頻段加激勵,這里建議在附圖所示的設備連接當中,混響器應選用含有激勵處理的多重效果器(如YAMAHA SPX990),此時就可以用激勵器處理500Hz、800Hz和7200Hz頻段,用混響器上的激勵功能處理2500Hz頻段。

          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激勵處理的調整時間不能太長,以免人耳疲勞后,無法準確辨認激勵的程度是否合適。

          最后就是調整混響效果。這里的混響效果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基礎潤飾,另一個是強染色。

          混響處理的基礎潤飾,主要是為了增加音源的融和性,但又不能讓人聽出有房間殘響。此處的混響處理的強染色效果,主要是用于為音源生成余音繚繞渲染性,其處理方式有以下3種情形:

          (1)生成空間感。使用廳堂或房間混響效果。模擬余音明顯的自然混響效果,是混響處理簡單而又有效的方式,對此效果通道上3500Hz附近的頻段稍作提升,可以產生穿透感良好的高亮度聲響。當然,也有一個缺點,即處理的效果比較渾濁,有時帶有一種悶罐聲響。
          (2)生成回音。長延時時間的延時反饋處理,可以模擬山谷回音效果;處理的延時時間一般都與演唱歌曲的節奏合拍。為使其效果更具有遙遠感,可對其1600Hz以下和3800Hz以上的頻段適量衰減。模擬山谷回音效果,很多數碼效果處理器上都有現成的程序可供使用。
          (3)生成融和的聲背景。余音繚繞的混響效果對人聲音源的美化作用非常有效,幾乎所有的人聲演唱都要使用混響。在不導致其發音變渾,或引起悶罐聲的前提下,我們認為混響效果越強越好,但實際常常是混響效果還很弱時,其發音已經變渾,并引起明顯的悶罐聲。

          為了在不導致其發音變渾,或引起悶罐聲的前提下,生成融和的聲背景。下面推薦如下效果處理方式,即延時一混響串聯處理方式。此種處理的延時時間一般為200-600ms,反饋增益40%-60%,混響使用大廳混響效果,混響時間為2-8s。串聯處理后的混響效果要求平滑、連貫。如果處理后的聲響音頭畢露,則可作如下調整,一是縮短延時時間,二是增加混響的響度,三是增大混響的時間。

          混響處理的強染色效果,一般都應在基礎潤飾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強染色處理就可以弱一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微博| 广州市| 故城县| 保亭| 泸水县| 永修县| 白银市| 阳谷县| 清镇市| 怀柔区| 化州市| 荥经县| 台中县| 门头沟区| 奈曼旗| 肃南| 贡嘎县| 长子县| 宣化县| 正蓝旗| 佛坪县| 和平县| 巨野县| 昔阳县| 平罗县| 淄博市| 喀喇沁旗| 尖扎县| 江油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双峰县| 霸州市| 灌阳县| 玉树县| 论坛| 寿宁县| 阳谷县| 遂平县| 聂拉木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