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基于融合監控系統的水利監控解決方案

        基于融合監控系統的水利監控解決方案

        作者: 時間:2012-07-25 來源:網絡 收藏

        前端

        部門所管轄的水體資源和工程類型多樣,包括水庫、河流、堤圍、漁港、樞紐、供水設施等,場所涉及水閘、大堤、壩體、港灣、采水點、自來水廠、水文站、防汛亭、水電設施、溢洪道等,這些場所可能在城區,也可能在野外、偏遠山區,有的配備有專用機房,有的只有簡單的立桿和防水設備箱,有的可以通過光纖專線,有的則需要無線傳輸,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現場選擇適合的監控前端產品,滿足各自特殊的需求。

        1、水庫

        由于場景開闊、水域面積大,有專用機房,且一般需要錄像,可采用日夜兩用的高變倍模擬球機,配合數字硬盤錄像機DVR,通過接入光纖專線或通過3G無線公網,將現場畫面傳遞到監控中心。

        在高清應用方案上,對于已建模數混合監控的水庫,建議配備HD-SDI數字高清攝像機,結合帶智能分析功能的高清DVR,可利用原有線路資源平滑升級到高清系統,可實現對水庫的水體質量和表面漂浮物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污染或溺水事件,還可配合水質探測裝置進一步準確掌握水資源狀況。

        2、堤圍、漁港、防汛亭、水文站、采水點

        這些場所一般沒有專門配套的機房,也沒有錄像的需求,在傳輸和供電方面需要更加靈活、方便的部署,我們為這些場所配備了輕便、易安裝、低功耗的網絡攝像機,可以通過敷設光纜或租用電信運營商的線路資源,將圖像傳送到監控中心,對于部分難以鋪設線纜的地區,還可以直接用3G公網進行無線傳輸,能大大減少工程量,提高布點效率。

        在高清應用方案上,建議配備網絡高清攝像機,尤其適合堤圍、漁港這樣視場開闊的場景,另外結合水位水質傳感器,可對于水文站、采水點這些場所進行視頻、數據綜合監控。

        3、水利樞紐工程

        水利樞紐工程由于規模較大,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監控部署,包括工程周邊的邊界防范,工程內部各場所的監控,如水閘、機組、上游壩坡、水位標尺等,水利樞紐工程有專門的機房環境和長途線路資源,可將各種音視頻監控、動力環境監控信息統一接入到監控主機,然后通過專線傳輸到監控中心。

        4、自來水廠

        自來水廠監控主要包括水源井、加壓泵房、管網的監控。水源井、加壓泵房的點較少,且相對集中,是重點監控對象,可采用有線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增加視頻監控。每個監控點安裝監控主機,接入傳感器、智能設備、視頻設備,實現對水源井、加壓泵房的監控。管網監測點較多,且分散,可采用無線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方便部署。每個監控點安裝小型監控采集裝置,接入傳感器,實現對管網的監控。

        5、機動監控點、應急車、單兵系統

        雖然水利部門花費巨額投資建設了大量監控點,但相對我國廣闊的水域資源而言,仍顯得匱乏,尤其在汛期突發情況很多,因此需要準備一定的機動、應急響應能力。可通過架設無線監控點、攜帶單兵系統進行現場的臨時監控,或者裝備應急監測/指揮車到各處進行機動的采集、觀測與調度指揮。

        在監控前端設計方面,我們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比如供電問題,位于偏僻地區的監控設備取電困難,我們一方面采取借助其他能源發電,比如風光發電、油機發電,目前不少無人值守水文站、觀測站也是采用風光互補發電來滿足日常監測與無線傳輸的需求。另一方面采用低功耗設備,或采取定時休眠/喚醒來節能。有些地區我們還可以采用高壓直流、遠端供電方式,從監控站機房向監控點設備進行輸電。

        另一個是防雷問題,水利工程往往建設在野外空曠之處,易受到雷電侵襲,監控點設備的電源一般在現場就近取用,也易受雷電影響產生高壓和浪涌電流,為了設備能可靠、長久地運行,攝像機桿和前端機箱必須接地;對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均應配置防雷設備,以防止雷電對攝像機等設備的損壞;對各監控站點均應配置電源浪涌保護器,防止雷電的侵襲。

        第三個是夜間監控問題,現有水利工程中,不少未安裝照明系統,而夜間又往往是抗洪的關鍵時刻,因而在系統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夜間監控的要求,可采用射燈照明或紅外方式。建設優先選用射燈照明模式。夜間監控中,輔助照明設備開啟時投射到被監控區域的有效照度應不低于40W白熾燈照度。紅外攝像機的有效監視距離應根據實際狀況確定,室外一般不應低于30米。

        傳輸線路

        業內一般將水利監控的傳輸線路分為兩類,一類是接入線路,一類是骨干線路。接入線路解決將位于水庫、樞紐、河道等各地監控點圖像、數據傳到監控站或匯聚點,骨干線路則將圖像、數據等信息遠程傳輸到上級監控中心。

        對于骨干線路,通常采用水利政務專網,各省在防汛抗旱指揮系統項目建設時已做了網絡建設和改造,除視頻監控外,還承載了視頻會商與水情監測等業務。鑒于大流域管理的需求,有的還建設了跨省線路,便于下游地區對上游水情的及時了解。

        由于水利環境的復雜性,接入線路就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通常我們會結合監控的要求和環境兩方面來選擇傳輸方式,對于監控畫面要求清晰、實時的點位(比如水庫、堤圍、漁港、樞紐等),一般采用有線傳輸,借助水利部門自建專網或租用運營商的專線資源。一些無人值守泵站、河道監測站、水文站,位于崇山峻嶺深處或荒無人煙之地,或者即便在城區,但有線網絡難以到達或者投資較大的地區,則考慮無線網絡(以3G網絡為主)或點對點傳輸通道(如微波無線擴頻、OFDM)。

        這里特別提到一點,山洪災害是我國現階段造成生命財產損失較大的水患類型,有突發性、隱蔽性、破壞性強的特點,因為環境偏僻惡劣,難以利用常規手段加以監測。我們在山洪預警方面了物聯網WSN技術,將水情傳感器灑落分布在山洪多發地區,利用ZigBee傳輸手段,將采集的信息傳到觀測區域的監控主機,再通過3G網絡匯聚到監控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加強了對山洪災害的預報能力。

        監控中心管理平臺

        水利部門垂直管理特征明顯,為了既保障統一的指揮,又能實現分散自主管理,從跨省的流域管理委員會,到各省、市、水利工程的多級管理單位,都會建設規模、復雜度不一的監控中心,通過各級監控中心的管理平臺,既可以訪問管轄范圍內的水利監控點,也可以向上級監控中心提供級聯服務的能力,或者向有關部門共享部分視頻資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腾冲县| 江陵县| 开远市| 洪湖市| 体育| 济源市| 乌兰察布市| 海伦市| 兴业县| 巴彦淖尔市| 沐川县| 武威市| 乌兰察布市| 阳高县| 武义县| 阳西县| 富平县| 龙陵县| 宕昌县| 钟山县| 郎溪县| 司法| 玉林市| 郓城县| 原平市| 南溪县| 丰顺县| 清水县| 左贡县| 广水市| 平乡县| 青龙| 商城县| 聂荣县| 合肥市| 抚州市| 蒙自县| 射洪县| 墨玉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