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溫室遠程監控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智能溫室遠程監控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0-03-30 來源:網絡 收藏
        0引言
        是在普通日光的基礎上,應用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等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設施農業技術。隨著控制技術、網絡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監控向合理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1,2]。齊文新等(2004)[3]研制了分布式智能型溫室計算機控制系統,由中心計算機和單片機組成主從式結構智能控制系統;周國祥等[4]應用無線網絡技術了農田水利設施等的監控;左志宇等(2005)[5]將Internet網絡技術應用到溫室環境控制系統中; Roblin P[6]了溫室的智能化、自動化。李建軍等[7]介紹了日光溫室番茄長季節生產專家系統的研制方法,以及開發過程。這些系統存在溫室控制功能單一,結構難擴展;價格較貴,難以推廣等缺陷,因此,并開發結構合理、成本低、控制方便、適合不同用戶群,集控制、智能決策與無線網絡于一體的智能溫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3180.htm


        1 系統結構
        在現行的溫室控制系統中,多采用基于PLC的溫室控制系統、集散型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這些系統操作不便、控制精度低、成本過高,且通信方式不靈活 [2]。為有效解決上述不足,本文采用如圖1所示的上、下位機控制結構。其突出優點是能根據應用需求選擇不同的控制方案,對大型連棟溫室可采用上、下位機結合控制方案;對小規模農家溫室,僅需要選擇下位機系統單獨完成溫室控制。上、下位機采用RS-232串行通信或基于802.11b的無線通信,上位機系統通過Internet與遠端計算機互連,溫室環境與設備的監控。
        2 下位機設計
        下位機位于溫室控制現場,由傳感器、前端控制器和控制設備組成,如圖2所示。主要實現溫室環境數據實時采集、處理與顯示;通過RS-232接口或無線通信模塊,將監測的環境參數傳輸到上位PC機,并接受上位機的控制而產生控制決策;具有脫機運行功能,可在上位PC關機情況下獨立工作,用戶或者專家通過鍵盤預設環境參數及實時采集的環境參數,自主運行下位機決策程序,通過模糊運算產生智能決策,實現溫室模糊智能控制。


        2.1 下位機硬件設計
        2.1.1傳感器系統設計
        根據溫室作物生長特點和環境要求,選擇性價比較優的傳感器,如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等類型的,設計相應的接口電路,使傳感器采集的信息以0~10mA的電流信號形式輸出,作為前端控制器的輸入。
        2.1.2前端控制器設計
        前端控制器是的核心,以單片機應用系統為基礎,外加傳感器輸入接口、控制輸出接口、鍵盤接口以及LED接口電路等組成。選用ATMEL公司的ATmel48單片機系統, ATmel48通用性、可擴展性強、性價比高,內部集成4K的flash ROM及8路10位AD轉換,與傳統8位ADC相比,具有采集精度精確,控制精度更高的特點。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漾濞| 湖北省| 巴里| 禹州市| 五莲县| 巴林左旗| 五指山市| 静乐县| 青岛市| 吉首市| 台安县| 灵山县| 西宁市| 白沙| 赤峰市| 扎鲁特旗| 龙井市| 日土县| 贵定县| 镇雄县| 纳雍县| 湘阴县| 东丰县| 太保市| 重庆市| 庆云县| 大田县| 九龙城区| 井研县| 原平市| 美姑县| 邢台县| 饶平县| 温宿县| 土默特左旗| 彩票| 交城县| 寿光市| 措美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