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GSM網絡的火災報警網絡監控器的設計

        基于GSM網絡的火災報警網絡監控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4-22 來源:網絡 收藏

        3、監控器的軟件

        單片機通過AT指令對TC35i模塊進行初始化和發送DTMF信號[2]。由MT8888C解碼TC35i模塊輸出的DTMF信號。終端設備軟件工作流程如圖4所示。




        監控器控制程序使用C51語言實現[3],開發速度快、結構化強、可維護性好。

        單片機上電復位后首先進行初始化,包括設置串口工作方式、波特率、以及變量和標志位初值。然后,通過串口1對TC35i模塊初始化,檢查如SIM卡情況、信號強度等。然后監控器就進入檢測循環,檢測是否收到了控制器發送來的信號和外部電話呼入信號。

        如果收到了控制器發送來的報警信號后,就顯示提示信息,等待用戶進行人工確認,在人工確認或延時時間已到后,就通過AT命令控制TC35i模塊撥號呼叫監控中心,如果呼叫失敗就重復呼叫,呼叫成功后就將通信固定格式組成的DTMF報警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如果監控中心接收失敗,沒有發回接收響應信號,就重新撥號呼叫監控中心進行上傳。完成后就返回檢測循環。

        如果檢測到有外部電話呼入,就對模塊RING腳輸出的振鈴信號進行計數,等待固定的振鈴次數后就接通電話,對呼入電話進行合法性驗證,同時顯示相應的提示信息。如果不是監空中心呼入的電話就掛機返回檢測循環;如果確認是監控中心的電話就等待接收監控中心發來的數據命令,并對命令進行相應的處理,完成后返回檢測循環。

        4、結果及分析

        分別把三臺樣機放置在三個現場進行了為其一個月的試運行測試,測試期間由值班人員每天不定期人為制造上傳報警數據,測試結果統計如表1所示。


        試運行測試得到的結果是比較好的,只有2號和3號樣機在試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共計3次的上傳失敗情況,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運行行期間設置的目標電話號碼過少,只設置了2個目標電話號碼(全部設置怕影響正常的通訊),監控中心電話占線所至。運行測試表明,實際的運行應該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

        5、結論

        網絡的報警器采用網絡的語音信道完成了與網絡監控中心的通訊,形象的說就是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間的語音通訊。GSM網絡的火災報警網絡監控器在中既考慮到與現有城市火災報警網絡的兼容性(考慮到一些老用戶不會馬上淘汰原來得PTSN設備),也考慮到了通訊的是實時性和可靠性。這樣,新的GSM網絡的火災報警網絡監控器既能無縫的與原有城市火災報警網絡兼容,同時完成了向GSM網絡的升級,而且監控中心無須升級,節省改造成本。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肇庆市| 襄城县| 独山县| 比如县| 鄄城县| 红河县| 子长县| 丹凤县| 黔西| 台中县| 伊宁县| 宁晋县| 卓资县| 方山县| 五原县| 旅游| 瑞安市| 霸州市| 清河县| 个旧市| 陆川县| 平远县| 潜山县| 翁牛特旗| 黄陵县| 卢湾区| 磴口县| 大新县| 土默特左旗| 菏泽市| 罗甸县| 阳高县| 常德市| 永靖县| 吉木乃县| 阿拉善右旗| 石柱| 财经| 离岛区|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