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茶園旱情監測系統的WSN網關設計

        基于茶園旱情監測系統的WSN網關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7-26 來源:網絡 收藏
        4 試驗分析

        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包括采集傳感器節點的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封裝后通過以太網或GPRS網絡發送到遠端具有固定公網IP的PC機。為了驗證該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可靠性和適應性,分別對以太網連接和GPRS遠程傳輸可靠性進行了測試試驗。

        試驗條件:

        (1)Ethernet Switch交換機1個,EIA/TIA 568B標準網線(直連網線)2根;

        (2)1套,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以太網口驅動程序、串口數據采集程序、socket套接字聯接程序;

        (3)利用10Base-T接至網絡的PC機1臺,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

        (4)Crossbow公司MICAz節點和MTS310傳感器6套,采用Crossbow公司的Moteview監控軟件。

        以太網的連接試驗主要是針對網關連接、網關接收匯聚節點數據以及遠程數據傳輸進行測試。網關連接測試是驗證網關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CS8900網卡初始化和驅動程序的運行正常與否,以及網關與中心能否通過以太網進行正常的網絡連接。測試網關接收匯聚節點數據的目的主要是驗證SD卡的初始化、驅動程序正常與否,網關能否通過串口讀取匯聚節點所接收的節點數據。試驗證明,網關系統能夠實時采集節點數據,并通過以太網遠程傳輸到監控中心,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GPRS數據傳輸可靠性可以由誤碼率和丟包率來衡量。為了節省網絡帶寬,該實驗以丟包率作為分析的主要依據。由于GPRS傳輸延遲的不確定性,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與數據包的發送時間間隔相關,間隔時間越大,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就會降低。分別對TCP/IP傳輸和UDP傳輸兩種通信方式進行了測試丟包率試驗,發送間隔時間為1~10 s,每種間隔時間進行500次數據傳輸試驗,計算的丟包率如圖5所示??梢钥闯?,在2種傳輸模式中,4~5 s是1個分界點,自此以后丟包率基本趨于穩定,這時的丟包狀況來源于網絡的不可控因素。由于對數據傳輸的實時性沒有過高的要求,因此,網關GPRS遠程傳輸采用TCP方式,間隔時間選為5 s。


        5 結 語

        針對目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特點及發展趨勢,結合現今網絡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的發展,采用嵌入式系統平臺實現多種遠程數據傳輸技術的網關,用于監測系統。網關通過串行口與匯聚節點通信,可以通過以太網或GPRS兩種可選方式監測數據發到遠程監控中心。開發了功能完善的WSN網關應用軟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3G時代的到來以及工業級3G通信模塊的推出,如何利用網關系統實現WSN與3G的互聯是今后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昭平县| 东兴市| 孟村| 华坪县| 建水县| 霸州市| 玉环县| 宜兰县| 北海市| 平南县| 乡城县| 舟曲县| 景谷| 沁水县| 郯城县| 绵阳市| 宜都市| 南通市| 莒南县| 镇赉县| 和平区| 沐川县| 平阴县| 安仁县| 临猗县| 临澧县| 遵化市| 罗山县| 石景山区| 黔江区| 尚志市| 武宣县| 四平市| 北流市| 富平县| 四子王旗| 云梦县| 电白县| 隆安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