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逆變器并聯運行中的均流技術

        逆變器并聯運行中的均流技術

        作者: 時間:2011-02-16 來源:網絡 收藏

        (1)有功和無功并聯控制該控制方式實際上是實現并聯功率偏差控制。當并聯逆變電源單元出現輸出有功或輸出無功不一致時,逆變電源將檢測出本單元模塊的有功或無功偏差值,來調節單元輸出電壓的相位和幅值,保證每一個逆變單元輸出的有功無功相等,達到均流的目的,圖6是兩個逆變電源并聯給負載供電的電網絡模型,設逆變單元1輸出的視在功率為:

        S1=P1+jQ1=UI1(15)

        其中:(16)

        則有:(17)

        輸出的有功P1和無功Q1分別為:(18)(19)

        逆變電源2的輸出有功P2和無功Q2分別為:(20)(21)

        由式(18)—式(21)可知,有功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功率角δ,無功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逆變電源的輸出幅值E1和E2,因此可以通過調節功率角來調節輸出有功功率的大小,通過調節逆變電源單元輸出電壓的幅值來調節無功的大小,從而可實現各輸出電源模塊的均流。

        (2)電壓頻率下垂控制該控制方式主要依靠調節開關頻率的外部特性傾斜度,達到并聯的逆變電源均流控制的目的,這種方式在直流電源并聯均流控制中采用,可以自動實現并聯輸出均流。在逆變電源的并聯時,同樣可以通過電壓頻率下垂均流控制來達到并聯逆變電源輸出有功和無功自動均分的目的,從而抑制并聯環流。基于預先的下垂特性,可得到下式:

        ω=ω0-mp(22)

        U=U0-nq(23)

        式中:ω0為空載頻率;

        U0為空載電壓幅值;

        m為頻率下垂系數;

        n為電壓幅值下垂系數。

        為了確保每個逆變電源能夠根據其額定容量分擔負載,下垂系數選擇應滿足:

        m1S2=m2S2=…=mnSn(24)

        n1S1=n2S2=…=nnSn(25)

        式中:S1、S2、…、Sn為各并聯逆變電源的額定容量。

        下垂特性控制主要是將并聯的各逆變電源單元模塊的輸出電壓和頻率調整到某一定值,使它們能夠實現自動均流的目的,各并聯單元之間是沒有互連通信線的。下垂特性曲線如圖7和圖8所示。

        (3)主從模塊法主從模塊控制方式是選擇一個模塊作為主模塊,其它各并聯模塊受主模塊控制,以實現各個模塊均勻分配負載電流。圖9是一個由電壓控制的PWM(VCPI)功率單元和功率分配中心(PDC)單元組成的并聯系統。其基本結構包括:

        ①一個VCPI主控單元其電壓調節器保證系統輸出幅值,頻率穩定的正弦電壓;

        ②N個電流控制的PWM(CCPI)從單元設計其具有電流跟隨器性質,分別跟隨PDC單元分配的電流;

        ③PDC單元專門負責檢測負載電流,并平均分配給各CCPI單元,且是同步的。

        VCPI單元通過鎖相環(PLL)使正弦輸出電壓與市電或自身產生的基準電壓信號同步,輸出電流取決于負載性質。CCPI單元具有快速動態響應的特性,能迅速跟隨負載電流指令變化,并能適應VCPI輸出頻率的變化。輸出電壓被看作干擾輸入,通過前饋加以補償。

        PDC的主要功能是監控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并按各單元的視在功率為各單元分配電流。該方案均流效果較好。

        4結語

        逆變電源并聯是提高系統可靠性,擴大系統容量而發展起來的新。均流問題的解決,為實現逆變電源并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勢必推動并聯運行的運用和發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技術 運行 逆變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昆山市| 株洲市| 汕尾市| 都兰县| 咸宁市| 云梦县| 信宜市| 万盛区| 阿图什市| 韶山市| 通江县| 灌南县| 浦江县| 武鸣县| 奉新县| 大足县| 东乡县| 奉贤区| 磐安县| 邮箱| 岚皋县| 洪雅县| 乐都县| 莱州市| 保定市| 达州市| 泗阳县| 达孜县| 肥西县| 瓮安县| 绥中县| 蓬安县| 武清区| 滕州市| 武冈市| 云浮市| 吴江市| 乌鲁木齐县| 松江区|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