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電壓型單位功率因數整流器的新型間接電流控制方案
摘要:基于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主電路參數和控制參數間的穩態關系,提出一種新的間接電流控制方案。該方案不需檢測電源電壓,因而使得硬件和成本都得到減少。最后通過仿真驗證了該方案。
1引言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的控制方式可分為直接電流控制和間接電流控制。間接電流控制[1]又稱幅值相位控制(PAC),它對PWM整流器輸入電流進行開環控制。盡管間接電流控制的動態響應不及直接電流控制,但由于它開關機理清晰,不需要電流傳感器和電流控制回路,故控制簡單,所需成本低,因而在對PWM整流器動態性能要求不太高時,PAC控制仍有一定的應用場合。本文將提出一種新的間接電流控制方案。
2傳統的控制方案[1]
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主電路見圖1。圖中Vi、Vpi、Li(其中i=a,b,c)分別是三相輸入電源電壓、整流器輸入端電壓、輸入電感,R為負載電阻,C為輸出濾波電容。假定三相電路系統參數完全對稱且開關管均是理想的,不計輸入電阻。
間接電流控制是一種基于系統穩態模型的控制策略。傳統的PAC控制所依賴的靜態數學模型是三相靜止坐標系下的低頻數學模型,參見式(1)[2]:(1)
圖2傳統的PAC控制方案
圖3單相基波相量圖
式中:ω為電網角頻率;
mi(i=a,b,c)為三相調制比;
L=La=Lb=Lc。
在間接電流控制中是不檢測電流的,故式(1)中的Im應視作控制信號Im*,在穩態時Vo即為Vref,于是由式(1)即產生了如圖2所示典型的控制方案。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