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使用SPCE061A的指紋識別系統設計

        使用SPCE061A的指紋識別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5-05 來源:網絡 收藏

        MBF300傳感器的特點

        MBF300表面保護膜異常堅硬,使得該傳感器經久耐用。它的工作電壓為2.8V~5V,所以可以利用電池進行供電。它具有256*32像素感應矩陣,使得指紋的特征采樣數據更精確。它的總線接口分別支持USB1.1、增強型8位微處理器接口和SPI串行接口。利用USB接口芯片PDIUSBD12和MBF300指紋傳感器進行通信。

        4軟件

        4.1算法

        人類的指紋由緊密相鄰的凹凸紋路構成,根據公式3-2,通過對每個像素點上利用標準參考放電電流,便可檢測到指紋的紋路狀況,具體算法分為四部分。

        4.1.1預處理算法

        預處理的目的是使指紋圖像更清晰,邊緣更明顯,以便提取指紋的特征點進行識別。本文采取極值濾波和改進的平滑濾波進行噪聲消除,使圖像不失真;采取拉普拉斯銳化對指紋進行紋線增強,突出邊緣信息,為背景分離算法提供方便。

        4.1.2背景分離

        采用迭代閥值的方法對指紋圖像進行閥值分割。在圖像處理中,反復地用一種運算直至條件滿足而得到輸出圖像的方法稱為迭代。迭代閥值方法如下:

        ①設定初始灰度閾值T(如令T=127),指指紋圖像的灰度值分為兩組R1和R2。

        ②計算兩組的平均灰度值u1和u2。

        ③重新設定新的灰度閾值T。新的T定義為:T=(u1+u2)/2。

        ④依據新的T對指紋圖像進行閥值分割。

        這種方法是以自適應的閥值對指紋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設定固定閥值進行處理更有普遍意義,且行之有效。

        4.1.3 特征點提取

        采用脊跟蹤法,其基本思想是直接對圖象進行脊線跟蹤,在跟蹤過程中檢測和提取特征點。

        4.1.4分類算法

        指紋被分成5大類:拱類、做環類、右環類、尖拱類和旋渦類,預先全局特征排序,可以加速指紋的匹配服務。

         

        4.2程序流程

        處于空閑狀態時,利用P_SystemClock單元寫入CPUCLK STOP控制字,使從運行狀態轉入睡眠狀態,關閉時鐘(PLL振蕩器)。當用戶有指紋或按鍵輸入時, 系統接收到喚醒信號后接通PLL振蕩器,同時CPU會響應喚醒事件的處理并進行初始化。利用IRQ3_KEY為觸鍵喚醒源,利用FIQ為MBF300指紋傳感器輸入喚醒源。下面是程序流程圖3和IRQ3_KEY喚醒程序的部分代碼。

        圖3 程序流程圖

        R1=0x0000; //設置A口為帶下拉電阻的輸入口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广饶县| 益阳市| 梁山县| 惠来县| 夏津县| 内江市| 柳河县| 遂溪县| 朝阳区| 宁晋县| 山阴县| 乌苏市| 鄂托克旗| 缙云县| 珲春市| 福建省| 抚松县| 昌江| 中超| 田林县| 南京市| 且末县| 咸阳市| 临海市| 顺义区| 沂南县| 关岭| 宜昌市| 沙湾县| 庄河市| 合江县| 岚皋县| 穆棱市| 夹江县| 西充县| 浪卡子县| 博乐市| 东乡族自治县| 霞浦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