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隧道通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仿真分析
(2)工況2
幾何參數:同上。
計算參數:風機流量為164 m3/s;通風道入口處壓強為0 Pa;通風道出口處壓強為0 Pa。
對以上工況采用CFDesign仿真模擬,采集到的數據如表2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2010.htm
4.2 單臺風機與通風道完全連接的仿真模擬結果
(1)工況1
幾何參數:同上。
計算參數:風機流量為114 m3/s;通風道入口處壓強為0 Pa;通風道出口處壓強為0 Pa。
對以上工況采用CFDesign仿真模擬,采集到的數據如表3所示。
(2)工況2
幾何參數:同上。
計算參數:風機流量為164 m3/s;通風道入口處壓強為0 Pa;通風道出口處壓強為0 Pa。
對以上工況采用CFDesign仿真模擬,采集到的數據如表4所示。
5 結論
由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在所計算的兩種工況下,單臺風機與通風道部分連接時,風機需要提供的壓強較大;而單臺軸流風機與通風道完全連接時,風機需要提供的壓強則相對比較小。
(2)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兩種不同連接形式,風機所需提供的壓強差均大于11%;特別在4.2節所述的工況下,風機所需提供的壓強差值達到33.05 %。
(3)在不同的工況,當幾何尺寸一定時,風機需要提供的壓強隨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這與實際情況是相吻合的。
(4)根據計算結果,建議明月峽隧道在具體通風系統設計中,采用風機與通風道完全連接的連接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