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一種改進型隧道通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仿真分析

        一種改進型隧道通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仿真分析

        作者: 時間:2011-06-02 來源:網絡 收藏

        3.2 系統軟件的方案
        (1)采用CO,VI和交通量作為控制參數,提高可靠性;
        (2)采用模糊控制法,預測交通流的發展變化趨勢,控制既考慮當前需要,又考慮未來發展,并使設備運轉平衡,提高使用壽命,降低控制營運成本。本項目可采用混合控制方案,如圖3,圖4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2010.htm

        c.jpg d.jpg


        采用混合控制方案實施的控制,結合實際運營狀態及發展變化,通過控制風機開啟臺數,使之既能滿足《公路照明規范JTJ026.1—1999》對環境的要求,又能延長風機使用壽命與節能的目的。由此可見,通風控制涉及通風方式、交通組成與變化、交通狀態與變化、風機運行時間及啟停時間幾方面的因素,作為控制決策,在通風方式確定以后,影響通風的主要因素有內的車輛數和車輛類型,其決定了CO,VI的排放量;車輛行駛速度,決定了車輛在隧道內的滯留時間。從而通風控制問題轉換為隧道內車輛數與車輛類型的檢測和預測問題。在得到隧道內車輛數與車輛類型的當前和其后一段時間的發展變化規律后,則可計算CO,VI排放量值,得到CO,VI排放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表),根據通風計算模型,得到風機開啟臺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表),根據各臺風機運行時間和啟停時刻記錄,選擇啟動或停止的風機,使風機運轉平衡。

        4 隧道通風系統實現的模擬
        隧道的通風控制采用分區域單機控制方式。風機以一組或一種預先設置的組合為通風控制單元,為了方便,在模擬時,以單臺風機工作所提供的風量作為測試。其有以下兩種工作方式:
        (1)單臺風機與通風道部分連接;
        (2)單臺風機與通風道完全連接。
        針對以上兩種連接結構形式進行了有限元模擬。采用流體動力學(CFD)軟件CFDesign建立了相應計算模型并進行分析,得到一系列明月峽隧道通風的結果。
        4.1 單臺風機與通風道部分連接的仿真模擬結果
        (1)工況1
        幾何參數:通風道長度為50 m;通風道漸變段長度為4 m;連接段長度為7.35 m;軸流風機斷面積為3.108 33 m2。
        計算參數:風機流量為114 m3/s;通風道入口處壓強為0 Pa;通風道出口處壓強為0 Pa。
        對以上工況采用CFDesign仿真模擬,采集到的數據如表1所示。

        e.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巨野县| 吴堡县| 施甸县| 牙克石市| 襄城县| 盈江县| 普兰店市| 章丘市| 象山县| 获嘉县| 西乌| 广昌县| 武冈市| 通江县| 蒲江县| 渝北区| 楚雄市| 遵义市| 丹巴县| 柳江县| 新余市| 平潭县| 余姚市| 沅江市| 太仆寺旗| 西和县| 江陵县| 榆树市| 和田市| 勐海县| 新民市| 扎鲁特旗| 泉州市| 金塔县| 宝坻区| 凤凰县| 元氏县| 清苑县| 泗水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