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熱管的太陽能中溫接收器設計

        基于熱管的太陽能中溫接收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7-26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749.htm

          熱管蒸發段周向平均溫差如圖6所示,熱管管內蒸汽溫度為250和300 oC時,周向平均溫差為10℃左右,蒸汽溫度為350和380℃時,周向平均溫差為3℃左右。周向平均溫差定義是熱管蒸發段3個截面最大溫差的平均值。試驗中發現,溫度為250和300℃時,3個截面溫度分布相似,均為截面下表面溫度高,上表面溫度低;蒸汽溫度為350和380 oC時,接近冷凝段的截面溫度分布為上表面溫度高,下表面溫度低,與另外2個截面剛好相反,所以平均值變小。

          3 中溫熱管性能分析

          本節主要分析熱管應用到DSG系統中對性能的改進,包括2個方面:接收器可靠性和接收器熱效率。

          3.1 中溫熱管接收器可靠性

          Eck等對DSG系統接收器吸熱管周向溫差進行了研究,發現當采用普通鋼管作為吸熱管時,吸熱管周向最大溫差為40 oC.Almanza等研究結果顯示普通吸熱管周向最大溫差為60℃。為改善吸熱管周向溫差,Vicente等¨糾采用銅鋼復合管替代普通鋼管作為吸熱管,結果表明吸熱管周向溫差降至8℃,效果顯著。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筆者開發的中溫熱管接收器在改善吸熱管周向溫差方面效果也相當顯著,熱管管內蒸汽溫度為250和300 oC時,周向平均溫差為10℃左右,最大值低于13℃。蒸汽溫度為350和380℃時,周向平均溫差僅為3℃左右。

          同時熱管蒸發段與冷凝段分離的特殊結構,使得汽水混合物對管路的沖擊很難傳遞到蒸發段,大大提高了接收器的可靠性。

         3.2 中溫熱管接收器熱效率

          通過能量平衡法建立拋物面槽式集熱器穩態傳熱模型,將上節模擬試驗得到的中溫熱管蒸發段和冷凝段的傳熱系數代人模型中,可算得中溫熱管接收器各部件溫度分布,接收器熱效率見圖7、圖8.由圖8可以看出,中溫熱管接收器熱效率較高,當流體平均溫度與環境溫度差為330℃時,熱效率仍然高達0.8,驗證了中溫熱管接收器優良的傳熱性能。模擬計算中取太陽輻射值為800 W/m2,系統流量為0.2 kg/s,系統壓力為4 MPa,環境溫度為20℃,集熱器參數見表1.

        電接點壓力表相關文章:電接點壓力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长寿区| 什邡市| 徐州市| 津市市| 和平区| 丽江市| 登封市| 兴宁市| 浪卡子县| 玛多县| 白城市| 石渠县| 汉阴县| 黄平县| 南华县| 板桥市| 文水县| 关岭| 秦安县| 和硕县| 南投市| 庆云县| 长治县| 从化市| 和林格尔县| 杭州市| 册亨县| 乌拉特中旗| 莎车县| 赣州市| 始兴县| 白水县| 牡丹江市| 和静县| 静乐县| 法库县| 兴化市| 永新县| 淮南市| 英德市|